我看了同济汽车院朱西产教授和太平洋汽车一起搞的那个「卡车钻撞测试」的点评视频。
不得不说,专家就是专家,朱教授的点评非常专业:______,你们不专业,不要添乱(图1)
视频开始,朱教授就强调了 DCD 这个测试和北美 IIHS 卡车防钻撞测试之间的关系(图2)
这个 DCD 测试,只是 “部分” 用了 IIHS 卡车防钻撞防护等级测试的标准,可具体的测试方法和目标,跟人家北美那个完全不一样了(这点跟我当时第一时间写的解析一致,图3)
然后朱教授旗帜鲜明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北美 IIHS 的测试,主要是从保险公司的利益和驾驶员的生命安全来考虑的,就是为了让货车加强防护装置。
可国内这个 DCD 测试,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了次要矛盾,把主要矛盾给忽略了(图4)。他觉得这种测试就应该重点关注「卡车防护装置」,这才是正确的方向(图5)。
另外,朱教授也指出,DCD 的测试里,车高矮的小车明显占便宜,成绩好是因为它们 “躲过去了”(图6)。像蔚来 ET5、极氪 001 和问界 M7 这些车高在 1 米 5、1 米 6 甚至以上的车就很吃亏,这次测试成绩不好,主要是车高的原因。
辩证地看,DCD 这次测试,确实花了很多钱和时间,而且还把自己的公信力和专业度口碑给搭进去了。不过呢,它也有好的一面,让公众对卡车防钻防护有了认识,这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就冲这个,也值得给它点个赞!
听懂掌声!
#汽场全开##新能源汽车##大V聊车#
不妄自菲薄
最近搞钻卡车的狗媒体特别多啊!是为了恰钱?还是为了16亿、故意打击中国产品的名声?
不冷不热
国内卡车司机会为了防护买单? 矛盾点是卡车司机?
NO BODY
得出结论,要是怕钻货车,最好别买轿车,因为轿车本来就是那么高[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