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其弟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忠"即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即对"道"的坚定信仰,不因环境的顺逆而改变。时世有险而此心无险,身可陷而心不可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心有主则不为利害所动,"不动心"则能洞察时势,取必于义,行则安于义命而不侥幸于苟免。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才能做到?对待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待下层民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待政敌,"以直报怨"。 孔子的"道",缘于自然的天尊地卑,生生不息,缘于人类社会的"有天地,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抽象为"仁",具象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孔子"忠"的对象就是道,即抽象化的"仁";如何进于"仁"?仁者爱人;如何"爱人"?"恕而已";如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其弟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忠"即孟子所
碧彤评情感
2024-11-09 13:10: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