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视线下的孤独心灵:和一个白痴一起生活
抚松舞台视觉
2024-11-05 00:31:24
作为对缺乏同情心的惩罚,作家“我”应该把一个白痴带进他的家。这似乎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我”出去选择它的白痴;他对自己和他愿意容纳一个“神圣的傻瓜”感到非常满意。这个白痴似乎很适合“我”和他妻子的生活。光靠说话是不行的,除了“呃!”他什么也没说。当这个白痴有一天突然毫无征兆地开始一些行为时,失控的螺旋桨就开始转动了。
导演基里尔·谢列布伦尼科夫将这部剧演绎为一对已婚夫妇的反乌托邦当代故事,对这对夫妇来说,白痴成为了他们本已有毒的关系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将人类最黑暗、最具破坏性的冲动和意愿暴露出来。一个内心的白痴,允许测试和突破界限。但也是一个可以致命的恶魔。它涉及性、美、阳刚、残忍,也涉及艺术作为人类疯狂的投射。这两个内在的白痴在人类意识中互相争斗。但有时他们的意图是一致的。目前尚不清楚谁会获胜。
——————
舞台上几乎全白的色调主导了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冷峻而抽象的视觉效果,身穿白色背心的中年男子,低头坐在椅子上,面露凝重,仿佛深陷于沉思或痛苦之中。观众上模糊的黑白对比的形象,隐约显示旁人的观感存在,他们似乎置身于一个冷漠的世界,与主人公形成对比,既是社会的冷眼旁观者,又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在前景中,人物表演状态极为激烈。中心裸露上身,身上涂满了单色颜料,姿势夸张,似乎陷入某种情绪或心理冲突中,表现出内心的混乱与痛苦。他的姿势和扭曲的身体似乎象征着他在生活中被束缚或挣扎的状态,而这也反映了“与一个白痴一起生活”的困境,暗示了他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状态。身旁其他角色的面部表情和姿势,似乎在与他互动,却又似乎保持着距离,传递出一种复杂的情感冲突。
—————
制作、布景设计和服装:Kirill Serebrennikov
灯光设计:Franck Evin Video Ilya Shagalov
编舞和导演合作:Evgeny Kulagin
布景设计合作:Olga Pavluk
服装合作:Tatiana Dolmatovskaya Masks Shalva Nikvashvili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