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卖是呼市人最爱吃的硬早点,现在更是成呼和浩特的一张美食名片。烧卖出笼后,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香气四溢,吃起来香而不腻。 上世纪八十年代,能放开肚皮吃一次烧卖,是很难得的事儿,那滋味能回味好几天。现在人们吃烧卖,绝大多数只要一两就够,八十年代吃烧卖,一般都要一两五至二两。为什么?那时人们肚里油水少,吃肉稀罕,何况烧卖实在是太香太诱人了。 我记得那时我表姐说她家邻居承包修理厂发家致富了,说道“想吃烧卖随时买着吃”,用现在话讲,就是实现了“烧卖自由”,当时听了真让人羡慕不已。 进入九十年代初,烧卖也不是随时想吃就吃。那时打完一通宵麻将,谁赢谁请,有个朋友聊起一次他打麻将赢钱请吃烧卖,输了钱的那两人一人要了三 两。 他说这是“输钱拿肚皮往回拽”! 现在光景好了,呼市人吃烧卖想吃就吃,大多吃一两,有时要六个。烧卖馆子更是遍布呼和浩特大街小巷,“闻见烧卖香,神仙也断肠”,呼和浩特烧卖以其独特的羊肉馅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而闻名,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烧卖是呼市人最爱吃的硬早点,现在更是成呼和浩特的一张美食名片。烧卖出笼后,皮薄如
青城闾
2024-11-04 21:10:1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