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不少网友对海大的历史溯源持有怀疑态度。甚至还有很多网友认为,海大的历史源头,应该在山东大学,1901年比较合适。这样讲的,其实是真不了解海大的前世今生。
山东大学在青岛的时间不超过20年,而且这20年还不是一贯的,分别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间大概有9年的时间是断层的,当时的山大回了济南,直到1946年重返青岛,然后1958年又回迁到济南。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山东大学和青岛再无关联,直至2012年再度回到青岛办分校。
海洋大学的前身,是青岛大学,严格意义上来讲,和山东大学并无太多关联。青岛大学在早期又经历过两个时期,一是1924年成立的私立青岛大学,当时是北洋政府建的,校址在俾斯麦的旧兵营。当时的办学经费,并不像现在这般正规,很多时候要靠校长和地方协调化缘,尤其学校发展到后来,北洋政府岌岌可危,最后都无暇顾及。
1929年左右,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私立青岛大学自然难以为继,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私立青岛开始被南京政府接管。当时,国立山东大学已经在青岛,于是就把私立青岛大学暂时纳入到山东大学,注意,是暂管,不是合并。
实际上,当时类似于这种情况的,不仅仅是山东和青岛的学校,其它地区同样存在学校合并划轨的问题,所以在追根溯源上有时感觉很乱。而且当时私立与国立取消兼合的的时候,学生们还可以自主选择到哪所学校。
就在这个情况之下,才有了国立青岛大学的成立,虽然由私立变国立,校长也已易人,但底子仍然是私立青岛大学。校长则是名满天下的杨振声,也正是从杨振声开始,国立青岛大学开始走向海洋,当时的对标学校,就是私立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青岛海洋大学)、青岛大学,这三所学校,当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多人都难以区分开来,以至于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搞不明白其中的关系。就像很多人依然习惯于把青岛大学的附属医院称为“山大医院”一样。
当年的青岛,凝聚着一众社会名流,大批享誉全国的知识分子集聚于此,投身于校园之中,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蔡元培、赵太侔、闻一多、臧克家、沈从文、顾颉刚等,包括对海洋研究做出很大贡献的,对青岛海洋研究有奠基意义,但知者甚少的宋春舫等。
用户12xxx86
真正历史先有青岛后有山东然后山东并入青岛 山东58年搬到济南 之前抗战还搬到过南方 这就为什么在青岛一直叫青医附院位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