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获得一等功的“英雄儿女”解秀梅因为没钱治病,倒欠了医院30000元治疗费,医院刚下达停药通知单,就接到军区的通知,要求他们全力救治,费用问题由军区解决,这是怎么回事? 1994年的一天,石家庄市一家医院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被推进了急诊室。 医生们听说这位老人就是当年朝鲜战场上的英雄儿女解秀梅,立即给予了最贴心的照顾。 一位名医甚至不远千里从北京赶来,带领最优秀的医疗团队,为解秀梅进行全面检查和治疗。 然而,令医生们感到不解的是,解秀梅竟然没有医保,还因为长期治疗已经欠下了三万元的外债。 原来,这位昔日的战斗英雄如今已经家徒四壁。 从部队转业后,解秀梅就一直过着平凡朴素的生活,甚少提及自己辉煌的过去。 一封"停药通知",让解秀梅的窘境曝光在大众面前。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就这样默默承受着疾病的折磨,直到医院实在无力承担她的医药费时,才被迫下达了这样一纸通知。 然而,就在医院准备按照"停药通知"的要求停止解秀梅治疗的时候,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原来,解秀梅的事迹已经引起了军区领导的重视。 他们得知这位英雄老兵正在承受病痛和经济的双重压力后,立即向医院下达了一个特殊指令: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解秀梅,所有费用问题一律由军区负责解决。 接到这个特殊"任务"后,医院上下一片欢腾。 大家都为解秀梅感到由衷的高兴,医护人员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决心要用最精湛的医术和最优质的服务,让这位老英雄重展笑颜。 消息传开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 有人自发组织了募捐,短短几天内就筹集到了十多万元善款。每个人都希望能为解秀梅尽一份绵薄之力,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随着解秀梅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她的英雄形象也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回想起4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解秀梅曾在朝鲜战场上建立了赫赫战功。 1952年11月的一天,敌机突然空袭志愿军阵地,眼看伤员们就要葬身火海,解秀梅一个箭步冲上前,用血肉之躯为伤员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她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身下的排长李永华,硝烟弹雨中,那个单薄的背影显得无比坚强。 解秀梅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军区首长亲自为她佩戴一等功奖章。 这位普通的农家女孩,就这样成为万千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儿女,她的名字也将永远铭刻在祖国的功勋簿上。 其实,解秀梅的英雄气概从小就有体现。 9岁那年,小秀梅就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成为了抗日游击队的小通讯员。 在那个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小秀梅勇敢地承担起了站岗、放哨、送信的任务。 一次,遇到敌人的追击,小秀梅灵机一动,巧妙地将敌人引入游击队设下的伏击圈。 就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姑娘,竟然活捉了一个日本鬼子。 1950年,当祖国召唤的时候,22岁的解秀梅再次响应号召,义无反顾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从此,那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孩,就踏上了一条舍生忘死的革命道路。 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是在艰苦卓绝的后方,解秀梅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196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特意拍摄了一部名为《英雄儿女》的故事片,生动再现了解秀梅和战友们不畏牺牲、英勇杀敌的感人事迹。 这部电影一经上映就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无数观众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和鼓舞。 时光荏苒,英雄已逝,但解秀梅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她的一生,就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传奇。 1932年,解秀梅出生在河北省高阳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童年时期的艰辛并没有磨灭她心中的热血和梦想,反而锻造出一个坚强勇敢的女孩。 当战争来临的时候,是解秀梅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民族解放的重任。 朝鲜战场上,又是解秀梅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转业后,解秀梅又毅然选择了平凡朴实的生活。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她始终甘当无名英雄,从不争名夺利。直到1994年因病住院,她的英雄事迹才再次被人们提起。 而1996年,当这个传奇性的女子带着遗憾离开人世时,所有人都为之唏嘘不已。 采访中,解秀梅的丈夫李志华动情地说:"秀梅的一生太不容易了。我们一家都希望医院能像对待普通病人一样对待她,不要搞特殊化。这些年来,我们得到党和人民的关怀已经足够多了。据我了解,社会各界已经为秀梅捐款11万多元,作为家属,我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今后我们会继续做一个平凡而自强的家庭,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对我们的厚爱。"
1994年,获得一等功的“英雄儿女”解秀梅因为没钱治病,倒欠了医院30000元治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30 16:09: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