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归葬乡村奇事 我们隔壁邻村共畈插田的一个胡姓湾子,有一位在武汉原某大型国企

仲冉说国际 2024-10-30 12:51:23

回乡归葬乡村奇事 我们隔壁邻村共畈插田的一个胡姓湾子,有一位在武汉原某大型国企退休的胡姓老人去世,享年八十七岁,老人生前告诚儿女子孙,死后一定要归葬家乡的祖坟山。生前没有尽到孝顺双亲的义务,死后要陪伴双亲。 前日深夜,他儿女组织从武汉 将遗体深夜偷偷运回故乡。 (注:我们当地还没有实行强制火葬,只是一值提倡。除了单位退休人员火葬然后回乡将骨灰盒棺葬外,村民去世基本实行棺葬。) 老人是老牌大学生,当年上学结婚全村送礼,甚是热闹,他结婚找的同单位对象。家中没有哥哥弟弟,只有两个嫁在农村生活的妺妹。退休前是高级工程师,重病住院回到武汉家中去世,生前一再嘱咐要满足他的心愿。 这位老人双亲去世之后就将老房子卖给了同姓族人,近40年没有回过“故乡"。 这事联系的是远房堂兄,遗体回家后,因为家里已经没有老房子,村人不准进村停放。就地买了彩条塑料布在祖坟山下搭棚子停棺上裁(入殓),请了道士丶乐队做法事。在镇上餐馆按当地风俗请客。#继承父母的遗愿# 按我们当地葬俗,自己人不抬自己人,也就是说没出“五服“的同姓家族男人不能抬棺。 这位胡姓老人因家中没有亲人未回过家,自父母过世后,近四十年来与村里人基本没有联系,村民们互相的送情回礼基本断了感情联系。 二十年前,村里集资修路,每人出资200元,绝大多数村民都自愿出资。胡 姓老人因住武汉又少回村,村支书委派村民小组长去筹集资修路款,同在武汉工作的基他人都爽快地按人头给了(有的还另外加一笔捐款),而他以当时家庭困难为由,他家七口人应出资1400元,分文未给。村里人骂他数典忘祖。这可能是同湾人不愿其遗体停靠本湾(村)的原因之一。#亲人的悲剧# 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村上的人死了,在外打工的,通知他们回家抬棺都会积极地回家。可这位胡姓老人大多数年轻人都说,记忆中没听说有这样的族人,以工期任务紧或其他事由为由,拒绝回家。 村中的远房兄弟,只得协调请了一些外姓他人组织抬棺,条件是正常费用开支外,额外出资2万元,一万元是给抬棺者平分,另一万元是请胡姓族人吃的酒席付款。 这事在当地轰动一时。听说胡姓老人的子女孙子还特地道歉,希望家乡人原谅他父亲,并对其墓地多多关照。 有人算了一笔帐,如果火化在武汉买墓地,连丧葬最少花费需要十万元以上,而胡姓老人回乡归葬祖坟山包括另加的2万元,总费用没有突破8万元,村里人评价这老人到死都在为后辈打算盘。 说说你的此事有何评论,村民做得对吗?

0 阅读:0
仲冉说国际

仲冉说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