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要尸体,尽管来取,但来的时候,要举白旗!” 1938年时,罗炳辉受命组建五支队,负责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这个地方前有日军作乱,后有日伪管理,要是能立住脚,十分难。 人民对这些汉奸、侵略者也是苦矣。 不多时,就招募够了五支队伍的兵力,可训练士兵也还是一个难事,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出身,别说运用战术,连子弹都不会装。 训练时,罗炳辉总是亲自操练,对士兵们就一个要求:“要练得眼珠子淌汗”。 只有这样,上战场不会白送性命,还能杀小鬼子。 那时候部队穷,他们每个战士一次只发3枚子弹,大多人还扛着大刀,但是罗炳辉制定出来的梅花桩战术、麻雀战术、地堡战术,却让日军吃尽了苦头。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罗炳辉担任第二师的副师长。 罗炳辉带着第2师,将附近驻扎的日军偷袭了个遍,他们主打一个游击作战,几乎不正面对敌人,等敌人反应过来后,连人影都看不到。 日军气急败坏,派特务摸清了罗炳辉的藏身之地六合县,下令让日军12旅去围剿罗炳辉,这一仗,却彻底把日军给吓破胆了。 4月16日,700多的日伪军悄悄的靠近罗炳辉所在的村子。 当时,带队的村田中佐让汉奸前去探情况。 汉奸刚摸到晒谷场,就看到睡了一地的八路军,胆都吓破了,当即就回来禀报:“有好多八路军,就在前边,这些人都守在那,我们赶紧撤吧。” “八格牙路,我们悄悄的过去,走什么走!” 村田中佐小声训斥完日伪军头子,觉得这些中国军人不堪重用,就带着200多的日军部队前去偷袭,让伪军留在周围,不要放过一个逃跑的八路。 那200多个睡在晒谷场的八路军,在鬼子摸到眼前时,已经发现了不对劲,当即就有人大喊:“鬼子来了!” 大家顿时惊醒,在短暂的慌乱后,立马按照之前罗炳辉排的战术对付敌人,以牺牲54人的代价,击毙日军200多人,伪军300多人。 这一次的失败,可把日军上级给气坏了。 上面给村田中佐下令,必须把这200多日军的遗体给要回来,村田中佐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去要人。 罗炳辉也不想留着这200多的尸体,处理不好还可能引发疾病,但轻易给他们,岂不是便宜他们了? 罗炳辉就提出一个要求,既然是战败者,就要有一个战败者样子:打着白旗来就可以把尸体带走。 这对日军来说是十分有侮辱性的,日军帝国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日军的想法,他们有的宁死也不会投降举白旗,但是村田中佐实在没办法,他也不是一个多有志气的人,很快就开着插上白旗的卡车过来收尸了。 但日军受此打击,也绝不会善罢甘休。 次月,日军派出5000多人在飞机的掩护下,再次对罗炳辉的部队进行扫荡,可惜又被击退,这次更是被2师击毙了1000人,日军损失惨重。 梅花桩战术,其实就是几个人一个阵地,看着人少,但每一个“桩”都是火力点。 如果敌人强打,就往后撤,引敌深入,而附近的“梅花桩”就会渐渐朝着敌人靠近,让敌人四面受击。 日本军官翻遍兵书,也找不到这个类似的战术,更别提解决方法, 只能给这个战术起名“罗氏战术”,此后,也不敢去轻易再带兵去扫荡淮南路东根据地了。
1941年,新四军击毙了100多名日军,不久,日军派人来索要尸体,罗炳辉笑道:“
云孜聊过去
2024-10-29 17:21:53
0
阅读: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