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拌面为啥被吐槽价格奇贵?(上) 疫情后人们纷纷出门,餐饮业开始复苏。不少人抱怨新疆饭食价格贵太宰人。发明了索马里拌面的哀叹。即便新疆人吃一份拌面,动辄三、四十元,确实觉得不值。而饭馆老板却认为一份拌面三、四十元钱,价格合理,根本没宰客,新疆各地的拌面价格都差不多。你嫌我的饭贵,没有便宜的。对新疆的拌面价格,吃饭的和卖拌面的认知度为啥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认为主要新疆拌面馆理念守旧落后,自我感觉良好。 吃拌面人,觉得拌面就是普通的快餐、家常饭,应该和其他快餐价位差不多。即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一份拌面食材成本:米或面一块钱左右,肉就算一百五十克,肉价高时,也就七、八元。加上菜和调料,一个拌面全重五百克左右,食材十元大差不差。何况饭馆是大批量进货,价格要比家庭零买便宜。就算百分之百的毛利率,每份拌面卖二十块钱或略多一点,已经太挣钱了。而一份拌面要三、四十块钱,难免让人感觉暴利。假如你吃十个左右包子,外加喝的和小菜,二十元足够了。还内容丰富。你去饭馆要四两米饭,和拌面一样的一小碟子菜,会吃的很美,好意思问你要三、拌面贵就贵在拌面两个字上。你吃两个肉夹馍也不过二十块钱。五块钱买个馕,配上十几块钱的辅食,比吃拌面实惠。 卖拌面的却认为,拌面食材虽然十块钱左右,可人工和房租是大头,在家里吃饭是裹腹,在饭馆吃饭就是享受和情调。你吃西餐,吃酒席,付费是吃喝食材的许多倍。人工费和场所费用是大头。雅座包厢比散座付费高多了。大餐厅饭店的买单是原材料的好几倍,我照方抓药理所当然。认知误区就在这里。 卖拌面的恐怕把拌面当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餐名牌饮食。认定拌面是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的美味佳肴,吃拌面不是为了填饱肚子,是在品尝新疆特色美食。是沉浸和陶醉。物质有价精神无价。 想一想,全国有八大菜系,还有满汉全席。现在更有麦当劳和肯德基等洋快餐。这些大餐或快餐价位很高,极少有人计较吐槽,一桌菜肴动辄几千上万,一份洋快餐比拌面价码高多了,原材料成本还不如拌面,鲜有人嫌贵。这些大餐或洋快餐确实含有情调和氛围元素。他们都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酒店餐厅的厨师级别很高,工资不比教授低,属于高级技师。手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档餐厅吃饭,设施环境氛围也和小饭馆不可同日而语。 新疆没有自己独特的酒席菜系,叫得响的就是手抓肉,烤全羊。这些其他省区也有,烹饪的技术含量也没有多高,用不着特级厨师炮制。而且品种单一营养单调,太古朴了。当然,新疆人吃手抓肉和烤全羊,一般也是吃情调和气氛,不可能是为了充饥随便吃抓肉烤全羊。新疆卖拌面的老板,把自己的拌面视作满汉全席,生猛海鲜。认为拌面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美妙特殊享受。把自己做拌面的厨师当做一级厨师甚至特级厨师,以为高端厨师给你做拌面吃,一份收你三、四十元理所当然。可吃拌面的食客却不这么认知。 大美新疆,会做饭的人都能在家里自己做拌面吃,而且还能根据自己的口味偏爱烹饪,吃的更称心。在饭馆吃拌面,无非是出门在外没法做饭,或时间紧人疲劳不想做饭。感觉除了食材成本,再给你十块钱左右的人工费服务费应该很仗义了。一顿饭三、四十元,在家两天伙食费都够了,能不憋屈愤怒吗?所以有了被宰的心理阴影。 新疆小饭馆的老板把拌面当做高端美食向食客收取高昂的品尝享受费用,是因为拌面三、四十年前确实是美味佳肴。所谓拌面,其实是一盘子拉条子配上一碟子小炒,拌着吃,极其简约便捷,俗称拌面。现在好多饭馆干脆一盘拉条子上面浇盖大约两铁勺子炒菜。那时在饭馆吃一份拌面,不但能饱腹,更是改善伙食,打牙祭,和在家里吃粗茶淡饭或大锅饭感触很不一样。 几十年前,新疆口粮紧张,每人按年龄岗位定量。玉米产量是小麦的两倍,为了供应口粮,大面积种植玉米,所以配给的口粮大部分是玉米面。白面是奢侈品,清油更珍稀。肉也凭票供应。这种生活条件下,在家里做拌面吃级不容易。那时候粮食紧张,麦子出粉率多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标准粉和七五粉不多。做拉条子起码是标准粉,而且是冬麦,那时的白面主要擀面条蒸馍馍。就是有标准粉或七五粉,做拉条子也未必有在饭馆吃拌面的体验。一是家庭人口多,食用油定量少,不舍得像饭馆那样一人一碟子炒菜,只能炒大锅菜。大锅菜煎炒时间长,味道不如小炒。二是拉条子供应不上。拉条子要一根一根拉,一个人吃二百克,要拉几分钟,捞出来。再拉下一个人吃的。拉的多一次捞,就煮粘了。一人吃,其他人眼巴巴看着,不和谐。后面的人吃时菜凉了,肉也剩不下。总之大家庭像饭馆里一样吃拌面挺麻烦还别扭。不如炒肉菜吃米饭或面条摸摸温馨祥和。 那年头出门在外吃饭,或者想解馋了,去饭馆吃一份拌面,就好比现在吃海鲜。时过境迁,现在的物质条件好灶具功能,在家吃拌面已经很正常。超市菜店就有盘好的拉条子面。肉油不稀罕。在家里很快就能做拌面吃。出门在外几十块钱吃家常便饭,心理能平衡吗?牛肉面,擀面皮在家不容易做,一般人也不会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