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因采取多重措施阻碍用户间私下交换联系方式而引发争议。本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该平台确实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试图将用户互动限制在平台内部,引起了不少用户的不满。 据多位小红书用户反映,他们在尝试与其他用户交换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联系方式时,遇到了诸多困难。25岁的上海白领李小姐表示:"我只是想加一个分享育儿经验的博主好友,结果发现无法直接在评论区留下微信号,平台会自动屏蔽。" 本报记者实地测试发现,小红书确实采取了多项措施来阻止用户私下交流: 1. 自动过滤: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屏蔽评论、私信中的手机号码、微信号等联系方式。 2. 图片识别:即使用户将联系方式做成图片发送,也会被系统自动模糊处理。 3. 私信限制:陌生用户间每天只能发送有限条数的私信,且内容长度受限。 4. 关键词屏蔽:与"加微信"、"私聊"等相关的词语容易触发审核。 5. 举报机制:鼓励用户举报他人在平台上分享个人联系方式的行为。 对此,小红书官方于10月26日回应称,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用户隐私和平台生态。公司发言人张女士解释道:"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交环境。过度的私下交流可能导致信息泄露、诈骗等风险。" 然而,不少用户对这一做法表示不满。27岁的广州自由职业者王先生说:"这感觉就像是把用户当成小孩子在管,我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一些网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还我交友自由"的话题讨论。 业内专家对此看法不一。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吴教授认为:"平台出于商业考虑限制用户私下交流可以理解,但方式过于生硬可能适得其反。"而互联网分析师李老师则表示:"在当前网络环境下,平台有责任保护用户,但也应该在管控和自由之间找到平衡。" 截至发稿时,这一争议仍在持续发酵。有用户表示已经减少了在小红书上的活跃度,转而使用其他社交平台。也有人呼吁平台应该尊重用户意愿,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更灵活的交流选项。 小红书方面表示将持续关注用户反馈,并考虑在保护用户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相关政策。但具体何时以及如何调整,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bs宝妈育儿# #上海育儿嫂避雷# #育儿博主分享# #共同聊育儿# #王老师聊育儿# #上海育儿新观念# #育儿爆款推荐!# #育儿路上的难题# #育儿难关分享# #高端育儿局#
近日,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因采取多重措施阻碍用户间私下交换联系方式而引发争议。本报
郑文玩转趣事
2024-10-28 11:36: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