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活着的人写传记,总觉得瘆 刚刚看到一本《贾平凹影像》,开始以为是贾平凹拍的照

悦悦文化 2024-10-27 15:26:13

为活着的人写传记,总觉得瘆 刚刚看到一本《贾平凹影像》,开始以为是贾平凹拍的照片,看到发视频的人一页页翻开,原来是记录贾平凹日常生活的摄影集。 这本摄影集够气派,够精美,估计没个几百元买不下来。不过,会有人买么?什么人愿意掏几百元买呢? 摄影集毫无疑问是得到贾平凹授权的,否则就侵犯肖像权了。这么说来,贾平凹还有一个“御用摄影师”,记录他的生活的点点滴滴? 其实,很多年以前就有人写了《贾平凹传》,作者是孙见喜,这伙计主要吃的是贾平凹的饭,不知道写过多少关于贾平凹的文章。 但我总觉得,为活着的人写传记,是有点瘆人的。贾平凹还健在啊,可能还要活很多年啊,那么,这本传记每年修订一次?每年出一个版本?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传记通常是一个人过世后才有的,所谓盖棺定论。为活着的人写传记,我总觉得被写的传主是有点不吉祥的,不知道贾平凹怎么会允许? 为活着的人写传,也并非孤例。30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健在时,江苏省教育厅有个老兄,硬是要写《钱钟书传》,并向钱先生提出采访要求,被钱先生断然拒绝。 这个想写传记的伙计求助于时任东南大学领导的钱钟韩院士,钱院士是钱钟书先生的堂兄,人厚道,真的为那伙计去缓颊了,钱先生依然不接受采访,但不再反对那伙计去写。 那伙计最后真的捣鼓出一本《钱钟书传》,但其靠谱性就值得怀疑了,反正我没读。我手头有一本《钱钟书》,1990年版,是美国学者胡志德写的,这本书介绍钱钟书生平的文字极为简略,类似简历,主要研究其著述,所以称不上传记。 贾平凹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的前期作品我几乎全部读过,但读到长篇《土门》后,就觉得没必要再读下去了,他写不出好东西了。但后来我仍然读过他的《极花》,老实说,一点不好。 好像现在别的健在的作家并没有人为其写传记,贾平凹可能是太想不朽了,然而,是不是能不朽,好像并不是靠传记啊、摄影集啊等等的决定的。 说完,贴上俺今儿写的字。对了,贾平凹的字可值钱了,一字几万元。从这个角度说,神化贾平凹,贾平凹本人是最大的受益者,难怪他支持出传记,出影集。

0 阅读:0
悦悦文化

悦悦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