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9 岁退役军人勇救落水者:用生命谱写的英雄赞歌

一个29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没了。笔者看到胥飞救人牺牲的新闻时,心里五味杂陈。说不痛心是假的,说不敬佩也是假的。但最让我难

一个29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没了。

笔者看到胥飞救人牺牲的新闻时,心里五味杂陈。说不痛心是假的,说不敬佩也是假的。但最让我难受的是,我们又失去了一个好人,而这样的好人,在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珍贵了。

那天中午,胥飞和工友正准备收工离开,突然听到呼救声。换作是你我,第一反应可能是什么?打电话报警?找专业救援?或者至少会犹豫一下,毕竟那渠水看起来就不好惹。但胥飞没有。他看到有人落水,二话不说就冲了过去。这不是电影里的英雄,这是活生生的现实。

我不禁想起自己曾经遇到的一件事。几年前在地铁站,一个老人突然倒地,周围围了一圈人,大家都在观望,有人在打120,有人在议论纷纷,但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施救。直到一个年轻的护士挤进人群开始急救,老人才转危为安。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没有那个护士,会发生什么?

胥飞就是那个挺身而出的人。他跳下湍急的渠水,用尽全力托举着落水者,一次次被浪头冲开,一次次重新游回去。12点15分他被救上岸时,已经筋疲力尽。下午3点55分,29岁的生命永远停止了跳动。而那个被他救起的人,活了下来。

有人说他傻,为了一个陌生人搭上自己的命值得吗?说白了,这样的质疑我听得太多了。但笔者想说,正是因为有胥飞这样的"傻子",我们的社会才还有温度,才还有希望。

胥飞的经历让人心酸。2013年入伍,在西藏服役五年,2018年退役后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一个29岁的小伙子,本该是享受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年纪,却要独自承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工友说他干活总是抢重的累的,同事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帮忙。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对英雄够好吗?胥飞牺牲后,当地政府发放了3万元慰问金,确认了他的见义勇为行为。但这够吗?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样没了。他的母亲今后怎么办?他未完成的人生梦想谁来实现?

在日韩等国,见义勇为者的家庭会得到长期的照顾和保障。德国有专门的基金会为救人英雄提供终身支持。而我们呢?除了一时的感动和表彰,还能为这些英雄的家人做些什么?

笔者不是要泼冷水,而是觉得,如果我们真的敬佩这些英雄,就应该让他们的家人生活得更好,让更多的人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否则,谁还敢当英雄?

胥飞走了,但他留下的问题还在:在一个越来越精致利己的时代,我们还需要这样的英雄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因为冷漠在蔓延,我们才更需要胥飞这样的人来提醒我们,什么是人性的光辉,什么是值得坚守的品质。

只是,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样的代价未免太沉重了。我们缅怀胥飞,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如何让英雄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

英雄从未远去,但我们能为他们做的,远不止鲜花和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