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凝残荷 文/袁森林 寒池寂静对风霜,枯叶凋枝雨里扬。 昔日娇颜随夜露,今朝瘦影立湖乡。 香消翠减情犹在,梗断蓬残意未藏。 莫叹容华何处去,来年依旧着轻妆。 这首诗描绘了残荷在霜寒侵袭下的景象,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韵味。 首联“寒池寂静对风霜,枯叶凋枝雨里扬”,勾勒出一幅萧瑟清冷的画面。寒池点明环境的凄寒,寂静更添孤寂之感,而荷叶已变为枯叶,荷枝也已凋落,还在雨里飘摇,生动地展现了残荷在风霜雨雪打击下的衰败模样,奠定了全诗的悲凉基调。 颔联“昔日娇颜随夜露,今朝瘦影立湖乡”,通过今昔对比,往昔荷花娇艳的容颜已随着夜露消逝,如今只剩下瘦影孤单地伫立在湖面上。“娇颜”与“瘦影”的对照,鲜明地突出了荷花从盛到衰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时光与环境对美好事物的影响。 颈联“香消翠减情犹在,梗断蓬残意未藏”,进一步深化情感。尽管荷花的香气消散,翠绿的色泽褪去,但那份情致依然留存,即使梗已断、蓬已残,其内在的意韵也并未隐藏起来。这里赋予了残荷以人的情感与意志,展现出一种虽历经沧桑但精神不灭的特质。 尾联“莫叹容华何处去,来年依旧着轻妆”,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劝慰人们不要叹息荷花的容华不再,因为到了来年它依旧会重新绽放,穿上那美丽的“轻妆”。既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循环不息的赞美,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让读者在感受残荷衰败的同时,也能看到新生的曙光。 整首诗借残荷的形象,融情于景,既写出了残荷在秋冬季节的凄凉之态,又挖掘出其内在坚韧的精神品质,且在结尾处给人以希望,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且富有层次。 #秋日生活打卡季# #秋日随记#
霜凝残荷 文/袁森林 寒池寂静对风霜,枯叶凋枝雨里扬。 昔日娇颜随夜露,今朝瘦
诗意文化有美学
2024-10-26 09:02:10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