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作家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25 18:10:20

1914年,作家张恨水被迫结婚,他嫌弃妻子貌丑,却经常和妻子同房。不久后,妻子怀孕生下一个女儿,他却怒骂:真是晦气! 1938年的春天,重庆城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烟雾中。43岁的张恨水已是家喻户晓的大文豪,被誉为中国鸳鸯蝴蝶派文学的领军人物。 他正在酝酿着他的又一部浪漫力作《八十一梦》,笔下流淌的尽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张恨水的名气可谓如日中天,他笔下的《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作品已成为通俗文坛上的常青树,为他赢得了"言情小说泰斗"的美誉。 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以他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荡气回肠的人生百态,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然而,张恨水在文坛上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 他出道很早,16岁便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从此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 2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了数十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著作等身。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除了爱情,还涉及了社会百态、战争、家族等多个方面。 其中,他的长篇小说《虎贲万岁》更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展现了他多元化的创作才华。 张恨水在创作中展现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效率和毅力,他常常同时写作多部小说,最多时竟能同时进行七部长篇的创作,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从不打草稿,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很少需要修改,就能直接在报刊上连载。 他的这种"神笔马良"式的创作能力,成为了文坛佳话。 是什么造就了张恨水的创作神话?有人说,是他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人生阅历;也有人说,是他敏锐独到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其实,张恨水非凡的创作能力,与他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是爱情赋予了他最真挚的情感体验和最鲜活的创作灵感,才使他能写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 1913年,年仅18岁的张恨水在母亲的安排下,与一位名叫徐大毛的姑娘成婚。 按照当时的习俗,婚前是不允许男女见面的。张恨水坚持要先看看未婚妻长啥样,母亲才勉强同意。 在媒婆的指引下,张恨水远远地见到了徐大毛,只见她身材婀娜,宛如一个小仙女,让少年心头小鹿乱撞。 然而,洞房花烛夜,当张恨水兴冲冲地揭开新娘的盖头时,却被吓得魂飞魄散:眼前的女子哪里是什么"小仙女",分明是个黄脸婆! 她面黄肌瘦,身材臃肿,五官平塌,还露着大板牙。张恨水见状,夺门而出,留下新娘在房中独守空房。 婚后,张恨水多次离家出走,对这段婚姻避之不及。即便在母亲的劝说下, 他勉强回到妻子身边,两人也是分房而居。 虽然后来他们还是生下一女一子,但女儿夭折,儿子也英年早逝。 但徐大毛虽然长得丑陋,却是一位贤惠体贴的女子。张恨水再婚后,她甘愿屈居一隅,无怨无悔地侍奉丈夫和他的二房三房。 这个"丑媳妇"不仅把全家老小照顾得无微不至,还为张恨水的二房生下三个儿女,并亲自抚养了长达10年。 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作家张友鹤和张竞生。 徐大毛的善良可谓感天动地。她常说,既然嫁了张恨水,就要尽一个妻子的责任。 她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即便丈夫的其他女人住进家中,她也能和睦相处,毫无怨言。 临终前,她把自己仅有的两枚金戒指送给了两位"情敌",感动了所有人。 徐大毛的人生,乍看令人唏嘘,实则展现出了一个女性超凡的胸怀和智慧。她虽不受宠,却能以读书明志,以佛法修身。 她深知自己难以改变这段婚姻,便选择了接纳和宽容。她用博大的爱包容了丈夫和他的其他女人,用慈悲抚育着这个家庭的子女。 她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在困境中寻得一片自在和宁静。 她的故事虽然悲伤,但那种从容、豁达、宽厚的生命境界却熠熠生辉,令人动容。 再看张恨水,他虽然才华横溢,笔下纵情描绘着自由纯粹的爱情,自己的感情生活却充满遗憾。 他晚年虽名利双收,却也始终未能给妻子一个名分,更没能给她们一个体面的结局。 张恨水的这段婚姻,反映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在旧式婚姻和新式爱情观的冲突下无法自拔的困境。 而他和徐大毛这种貌合神离的夫妻关系,或许也成为了他笔下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的创作源泉。

0 阅读:23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