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5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彩旗飘扬,欢声雷动。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妇人,身着朴素的黑色衣裳,神情激动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她就是湖北通城县黄袍山村的黄菊妈。 黄菊妈本名黄菊喜,是湖北通城县黄袍山村一位普通的农妇。她本过着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丈夫早逝,留下她独自拉扯五个孩子长大成人。 日子虽然清贫,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儿女们健康懂事,让黄菊妈感到欣慰。 然而,命运的车轮在1927年7月转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 毛主席以"C-1"的化名来到黄袍山,黄菊妈的大儿子吴朝义在他的感召下,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红军游击队。 在一次炸通城城门的战斗中,吴朝义勇冠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好景不长,这个年仅30岁的热血青年,不幸牺牲了。 接踵而来的,是小女儿吴凤桂的噩耗。 她是一名红军游击队的卫生员,不幸被国民党抓获,惨遭杀害,年仅18岁。 黄菊妈强忍悲痛,她明白,革命就是要流血牺牲的。 1933年,在母亲的支持下,黄菊妈的次子吴朝炳也参加了红军。 他为了保护化名"C-1"的毛主席,被国民党抓走,惨遭杀害。同年,三儿子吴朝福在一次战斗中腿部中弹,伤重不治,与敌人同归于尽。 悲剧还没有结束,几年后的一天,小女儿吴满桂也英勇牺牲了。 她原本是为了给哥哥姐姐报仇而参军的,可最终没能躲过国民党头目葛皇甫的毒手。黄菊妈痛失爱女,悲痛欲绝。 就这样,五个儿女先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而黄菊妈,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割舍骨肉的巨大悲痛中,仍然没有动摇对革命的信仰。 她咬紧牙关,用沙哑的声音说:"苦难的中国需要革命,我的儿女牺牲得其所!" 黄菊妈用五个孩子的鲜血,铺就了一条通往新中国的道路。她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母亲的缩影,她的悲壮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失去五个孩子的黄菊妈,悲痛欲绝。但她深知,革命尚未成功,自己仍需坚持。 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她继续为红军游击队提供物资和情报,成为敌人眼中的眼中钉。 国民党头目葛皇甫对她恨之入骨,经常拷打她,逼问毛主席的下落。 但黄菊妈宁死不屈,誓言要保护自己的"好干儿子"。 在葛皇甫的凌虐下,黄菊妈伤痕累累,几近残疾。 她不得不远走他乡,在荒郊野岭中躲藏了13年之久。 这期间,她靠野草和树皮充饥,喝山涧溪水解渴,吃尽了人间苦难。 但纵使身处逆境,她的革命意志从未动摇。 "毛主席他们在为中国而战,我也要为革命坚持到底!"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黄菊妈终于盼来了光明。当听说仇人葛皇甫被绳之以法时,她脸上并没有喜悦,只是平静地说:"恶有恶报,天理昭昭。但孩子们回不来了,我还要继续为革命努力。" 没过多久,她就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黄袍山,继续为党的事业奉献余热。 岁月荏苒,转眼到了1959年。 一天,黄菊妈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这让她喜出望外。 原来,毛主席已经知晓了她的事迹,专门邀请她到北京见面。黄菊妈欣喜若狂,连夜赶制了一双布鞋,准备送给阔别26年的"干儿子"。 10月1日,阳光明媚。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紧紧地拉着黄菊妈的手,亲切地说:"您受苦了!您为革命做出了太多牺牲,我代表党和人民向您致敬!" 黄菊妈热泪盈眶,她激动地说:"能为革命尽份力,我光荣之至。今天能见到好干儿子,我这辈子也值了!" 从村妇到革命母亲,再到受邀登上天安门,黄菊妈的人生经历令人肃然起敬。她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后人为理想而奋斗,为信念而坚持。 站在新中国的最高点,望着脚下欢腾的人群,黄菊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尽管她失去了所有亲人,但她却用一己之力,换来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革命者的伟大;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24 16:43:45
0
阅读: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