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张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临死时见的最后一个人是他最爱的五姨太,但是张作霖死后,他最爱的五姨太不仅没有给他发丧,反而在他死后,滴泪未落,还整日浓妆艳抹,打牌喝酒。 1965年隆冬,台北城郊一户人家静悄悄的,张学良垂泪跪在灵堂前,轻轻地把一束白菊献给他最敬重的五娘。 躺在灵柩中的正是75岁高龄辞世的寿懿,她用自己非凡的一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寿懿的一生堪称传奇,她出身将门,原名王雅君,父亲寿山将军是抗俄名将。寿懿自幼聪颖过人,精通诗书礼仪,才貌双全。 16岁时,她在奉天女子学堂念书时,因才识出众被张作霖看中,很快被纳为五姨太。 进入帅府后,寿懿处事精明,把府中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八面玲珑、雍容大度,深得张作霖和其他姨太太的喜爱。姨太太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寿夫人。 张作霖虽然识字不多,但却十分欣赏寿懿的才华,经常让她参与军中事务。 寿懿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勇气过人。 有一次,张作霖的部下陶丽卿因看不惯寿懿插手军务,一怒之下竟然拿开水泼她。事后陶丽卿知错就改,主动向寿懿认错。 让人意外的是,寿懿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度地原谅了他,让张作霖网开一面,继续重用陶丽卿,以大局为重。 寿懿常常会出现在军中,慰问将士,激励士气。 她的威望很快超过了一些男性将领。 每逢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寿夫人总要登台致辞,给大家加油打气,一时间成了军中的开心果。 士兵们都说,有寿夫人,就有士气,就有希望! 就这样,寿懿以她的睿智和魄力,成为了张作霖的得力助手。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她虽为弱女子,却展现出了常人难及的勇气和才干。 正是她在张作霖死后临危不乱的应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保住了摇摇欲坠的东北局势,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占推迟了三年之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她堪称一代奇女子,令人肃然起敬。 1928年6月4日清晨,日本人预谋已久的阴谋终于得逞。 当张作霖乘坐专列经过皇姑屯附近时,日军埋设的炸弹被引爆,列车瞬间化为一团火球。张作霖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地被抬回帅府。 寿懿见状心如刀割,强忍泪水紧握住丈夫的手,听他用微弱的声音吐露最后的嘱托。 而此时,她心中已有了决断。 张作霖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帅府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然而寿懿却冷静地下达指示,要大家务必瞒住大帅去世的消息,争取时间等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 接着,寿懿当机立断,秘密派人给正在南方的少帅张学良发电报,催他火速赶回奉天。 而自己则要设法拖延时间,不让消息泄露。她精心策划,让帅府歌舞升平,装出庆祝大帅安然归来的样子。 随后,日本领事夫人来到帅府探望,想打探张作霖的消息。 寿懿故作镇定,盛装打扮迎接,笑容可掬地说张作霖只是受了点惊吓,暂时不便见客。 卧室里还传来张作霖的声音在骂骂咧咧,窗户上也映出他的身影。 领事夫人看到这一幕,便相信张作霖还活着,如实禀告关东军。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寿懿精心布置的一场戏,声音和影子都是她找人冒充的。 狡猾的日本人仍心存疑虑,又三番五次来试探。每次寿懿都能妙语周旋,化险为夷。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在云淡风轻的背后,是紧握的拳头和冒汗的手心。 与此同时,张学良也在日夜兼程,冒着生命危险往奉天赶。 为了避开日军的围堵,他乔装打扮,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帅府。寿懿这才长舒一口气,把大局托付给了他。 张学良回来后,于6月21日正式对外宣布了张作霖去世的消息。 消息一出,震惊中外。日本人大为恼火,却也无可奈何,为时已晚。 就这样,寿懿以一己之力,靠着机智和勇气,成功地瞒天过海,稳住了岌岌可危的东北局势。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胜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还是侵占了东北。 寿懿随子退往天津,后又去了台湾。纵观寿懿的一生,她以弱女子之身,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胆识和谋略。 因为她当机立断的应对,东北沦陷被整整推迟了三年。 这份勇气和担当,恐怕连很多男儿都望尘莫及。她不愧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奇女子,令人肃然起敬。
1928年,张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临死时见的最后一个人是他最爱的五姨太,但是张作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23 19:01:53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