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房间挂了一幅日本女子的裸体画,妻子俞氏每次看到这幅画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0-22 19:33:03

1911年,弘一法师李叔同在房间挂了一幅日本女子的裸体画,妻子俞氏每次看到这幅画都异常反感,当她得知画中人是谁后,当场晕了过去。网友争议:古人也需“人体模特”? 1918年的一个秋日,天津的街道上落叶纷飞。俞蓉正在家中忙碌着,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院门口。 定睛一看,竟然是离家出走三年有余的丈夫李叔同。 如今的他已经剃度为僧,法号弘一,身着一袭灰色布衣,手持佛珠,面带微笑。 "你回来了。"俞蓉放下手中的活计,平静地说道。 她早已得知丈夫皈依佛门的消息,但亲眼见到他的出家相,心中还是百感交集。 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如今已是一副出尘脱俗的僧人模样。 李叔同缓步走进院子,看到儿子们像个小大人似的站在母亲身旁,不由得心中一阵酸楚。 他深知自己多年来在家庭责任上的缺失,对妻儿有太多的亏欠:"我这次回来,是应吴悦石之邀,为他画像。顺道来看看你们,在家里多住几日,陪陪孩子们。" 俞蓉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又迅速隐去。 她知道丈夫从不食言,既然说了要多住几日,那就一定会做到。 "快请进屋吧,我去给你沏茶。孩子们,快叫爹爹。"听到母亲的吩咐,几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喊道:"爹爹!" 茶几上,袅袅的水汽氤氲在素雅的陶瓷盏中。 俞蓉斟满一盏茶,双手恭敬地递给丈夫。 她想要开口寒暄几句, 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这些年的风雨人生沧桑,早就教会了她少言寡语。 "我离家这些年,你们过得如何?孩子们都长这么高了,你一个人照顾他们,想必很不容易吧。"李叔同看着妻子略显憔悴的脸,内心充满愧疚。 他深知当初一意孤行远走高飞,留下妻儿独自生活,让她承担了太多。 俞蓉浅浅一笑,轻声说道:"日子虽然清苦点,但我们娘儿几个相依为命,总算过得下去。现在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也就稍稍轻松了些。" 她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想起了丈夫最初要去日本留学时,两人的对话。 当时她是如何不舍,又是如何挣扎。最后她还是选择了支持丈夫的理想,默默等待他的归来。没想到一别就是十余年。 良久的沉默, 李叔同看向妻子,目光中满是歉意:"这些年,对不住你们了。我其实在日本 …" 他还没说完,就被俞蓉打断了:"往事不必再提。你我夫妻一场,我不会怪你的。如今你已遁入空门,我只希望你能好好修行,早日证得菩提。" 俞蓉的宽容大度让李叔同心头一震,他忆起当年许多对妻子的亏欠,尤其是在日本娶春山淑子为妾一事,更是让他羞愧不已。 他恨不得向妻子跪地求饶,祈求她的原谅。然而事到如今,又有什么意义呢? 长子李准眼见父母沉默对坐,赶忙打圆场。 阳光洒进窗棂,在斑驳的老地板上投下交错的影子。一家人闲话家常,仿佛又回到了往日平和安详的时光。 时间倒回到1905年,李叔同正准备启程前往日本留学。 临行前,他特意与妻子俞蓉商议如何照顾家中的老母和幼子。俞蓉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但还是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对丈夫说:"你放心去吧,家里的事情我会妥善安排的。" 俞蓉目送丈夫离开,不禁回想起这八年的婚姻生活。她与李叔同可谓是个性迥异,三观不合。每当丈夫沉浸在他的艺术世界里时,她总是无法理解,甚至经常为了家庭琐事与他争吵。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俞蓉逐渐学会了支持丈夫的理想和追求。她开始尝试欣赏李叔同的绘画和音乐,还在闲暇时研读诗书,试图拉近与他的距离。 岁月如梭,转眼间李叔同已在日本留学多年。在异国他乡,他邂逅了美丽温柔的日本女子春山淑子。两人一见倾心,迅速坠入爱河。在淑子的坚持下,他们在东京举行了一场简朴的日式婚礼,正式成为了夫妻。 1911年,李叔同携新婚妻子春山淑子回到了中国。为了照顾淑子的感受,他将她安置在上海,自己则独自返回天津,与原配俞蓉及子女团聚。俞蓉虽然对丈夫在日本另娶一事心存芥蒂,但为了孩子们,她还是选择了隐忍。 然而让俞蓉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她在李叔同的画室里,看到了一幅陌生女子的裸体素描。画中女子体态婀娜,神情妩媚,不难看出画家对其爱慕之情。俞蓉顿时如遭雷击,这幅画似乎在向她昭示着丈夫在外的另一段婚姻。 李叔同察觉到了妻子的异样,他知道俞蓉已经发现了春山淑子的画像。他本想趁此机会向俞蓉坦白自己在日本的经历,求得她的谅解。然而每次话到嘴边,都因妻子冷淡的反应而退缩了。 就这样,李叔同的双重婚姻状态一直维持着。他在天津与俞蓉相敬如宾,在上海与春山淑子卿卿我我。两个女人,两段婚姻,像一道无法解开的死结,困扰着这位艺术家的内心。直到后来,李叔同选择了出家,才最终斩断了这段纠葛。 俞蓉静静地凝视着春山淑子的画像,回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她无法责怪李叔同在外另寻新欢,因为她知道,在丈夫的内心深处,自己才是他真正的妻子。即便岁月变迁,爱情褪色,他们之间终究有着割舍不断的羁绊。那个在神户山中漫步的少年,那个在鼓浪屿弹琴的青年,还有那个在她枕边轻吟浅唱的夫君,都是她一生难忘的记忆。

0 阅读:1021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