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盛赞的美食福建人的心头好#湖头米粉,这一闽南传统佳品,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历史记载,早在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前后,虎岫乡(今汤头村三乡角落)的杨双鲤便开始制作米粉,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
相传,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为庆祝平定“三藩之乱”及康熙帝29岁生日,朝中大臣李光地与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火呈)商议如何为“升平嘉宴”增添光彩。
然而,当时湖头地区山高水险、林密虎多,百姓生活艰难,难以献上贵重贺礼。经过深思熟虑,李光地灵机一动,想到了用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他童年时曾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于是决定将米粉做成粗条晒干,并带上笋丝香菇同炒,以展现其独特风味。最终,这道由肉丝、虾仁、香菇炒熟,再与肉骨汤适量和米粉入锅油炒而成的炒米粉,成为了康熙帝“升平嘉宴”中一道具有安溪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
湖头米粉之所以品质卓越,离不开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里水质清澈,源自五阆山山脉,含有多种有机矿物元素;米质上乘,由早米、晚米和中季圆米等三种米混合制作;加之湖头四季如春,日晒充足,为米粉的晾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过选米、浸泡、磨浆、压干、水煮、搅拌、制粉、漂水、摊凉、成型、晒干、包装等十几道精细工序,制成的湖头米粉白如雪、细如线、韧如簧,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卓越的品质令人叹为观止。
如今,湖头米粉已成为安溪湖头的传统特产,代表着湖头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全镇共有1188户家庭小作坊从事米粉行业,年产量约14336.03吨,年产值约2.018亿元;此外,还有8家有一定规模的米粉加工厂和12家米粉合作社,分别年产米粉1470吨和1013吨;同时,从事货运批发和电商行业的商家也分别达到了95家和14家。
湖头米粉不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佳肴,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它不仅见证了湖头镇的历史变迁,还诠释了闽南地区的独特风味。如今,湖头米粉已经走出国门,成为连接海外华侨华人与故乡的纽带。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这一传统产业将继续不断创新和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地标美食,感受闽南的特色美食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泉州[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