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营盘】 丹山障城,为汉外长城南线上的一座障城,当地人称“

阴山虚小肖 2024-10-20 08:39:21

【康熙营盘】 丹山障城,为汉外长城南线上的一座障城,当地人称“康熙营盘”,位于达茂联合旗百灵庙镇夹皮沟村以西丹山山顶东坡,山下艾不盖河流淌而过。障城整体沿山势以石块错缝砌垒而建,地势险要,城址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区域呈“内凹”状。障址共分为三面墙体,分别为南墙、东北墙、西北墙。其中:南墙向外凸出,中部辟有城门,门宽4米,边长60米;东北墙为呈直线状,边长75米;西北墙呈半弧状,边长75米,障址整体呈不规则内凹三角形,障址内部区域有一座长约20米,宽8米的石砌平台,并有房屋基址,但我们这次来没有看到这座长方形平台,障址墙体均有坍塌痕迹仍不失原貌实属难得。在城址南墙以北有一条可从山下通向障址较平坦开阔的土路,推测为以前筑城时所建上山马道。在障址西北方向200处高山,山上建有烽燧一座,现为一座敖包。 丹山障址是目前在达茂联合旗境内汉外长城北线上发现的三座障城之一(其它两座分别为苏木图障址、巴彦敖包障址)。障城作为长城的附属设施,发挥着屯兵、戍守、出击等作用。所谓“障”字,有双重含义,其一对外来犯之敌起到设阻作用,其二对内士兵攻防转换、物资供给起到后勤保障作用。根据长城沿线防御程度每隔数十公里建造一座障城,并建有烽燧。障城普遍建于长城内侧,城址规模一般保持在100米*100米,有些则更小,有些因规格较高则更大。根据长城走向上地势上的不同,一类障城依附于长城一侧墙体修筑,一类修筑于距长城几公里远地势开阔平坦区域,一类则修筑于高山之上,普遍以就地取材,如夯土而筑,石块、石片砌筑方式建造障城。 《包头文化遗产》包头境内汉外长城北线一文(撰稿:苗润华):“包头境内的汉外长城北线,东南由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二份子乡头份子村北进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起自石宝镇西沟子村东南2.1公里处,经石宝镇后哈彦忽洞村中沿狭窄的谷地作北偏西行,在前哈彦忽洞村西转西北行,进入宽阔的谷地,经下苏记村南、干楼铺村东,西北进入百灵庙镇。又经下房子村南、砖窑村东、黄花滩村和农牧队村中、蒙公所西,基本上是在省道104东侧与之并列西北行。大体于百灵庙北部穿越艾不盖河后复转西北行,经阿玛音乌苏南、小林场东北、巴音花镇格吉格图东北、乌兰布拉格北、扎玛音呼都格东北、阿日呼都格、呼和鄂日格河胡勒斯台东北,始终沿着平缓的谷地西北向蜿蜒穿行。在呼莫格南穿越沙河,于河西转西偏北行。止点位于呼莫格牧点西南3.1公里处,向西进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与百音查干长城相接。境内长城墙体全长近137公里,沿线调查发现烽燧7座,障城3座。” 关于丹山障城为什么被叫成“康熙营盘”,有一种说法是当年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时,清军为进行修整驻跸而修筑了这座营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