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标配正在攻占县城#】#县城居民如何复制一线城市的生活#每一个假期回家的北漂,都要经历一次消费观的重塑。小K的老家是一个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中部县城。在这里,市民们消费的核心区,是万达广场。陪爸妈逛了一趟“县城CBD”,小K发现,这里看起来和一线城市的商场并没有什么分别:一楼的麦当劳、汉堡王排排坐,二楼的霸王茶姬、星巴克门对门,三楼的海底捞永远在叫号。这些一线城市熟稔的品牌进入县城后入乡随俗,消费体验也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嫁接。县城唯一的一家星巴克里,没有人拿着MacBook 办公,但是总有年轻的男男女女在约会。因为咖啡馆在县城承担了一项重要功能:相亲。对于父母辈来说,30元一杯的咖啡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对年轻男女来说,在咖啡馆相亲,总比带着烟酒糖茶去对方家客厅里,要舒服得多。星巴克在一线城市无处安放的“第三空间”,在县城有了另一种含义。#县城正在成为都市上班族的精神飞地#
在县城,平替亦有它的平替。蜜雪冰城,在县城里有无数排列组合的变种:蜜×冰城、蜜雪××……而蜜雪冰城与它的模仿者可能只隔了一条街。汉堡王的隔壁,或许就开着一家乐堡士,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任何大家所熟知的品牌,都可能在这里孕育出本地版本。甚至它们不能被简单概括为“平替”,甚至某种程度上,这里的价格高得令连优衣库都要蹲打折的小K咋舌。
一线城市里,代表精致生活的米其林们纷纷关店败退,shake shack这样的网红店也在退去光环。商场里最火的是费大厨这样能把人均控制在两位数的店铺,从火锅到汉堡,9.9已经成为餐饮内卷的基准线,4块钱的柠檬水“配享太庙”。塔斯汀开进北京,星巴克走进县城。消费平权的时代,大家最终在中间地带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