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不论干什么活,凡是按件取酬的活都是不存在磨洋工的问题的。广西六七十年代

修正好说事儿 2024-10-17 21:30:35

众所周知,不论干什么活,凡是按件取酬的活都是不存在磨洋工的问题的。广西六七十年代生产队主要有哪些活,我将生产队每年要干的活列出来,大家一看便知道哪些活存在磨洋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是特别忙的。 最先忙起来的是看牛员,一般都是由年纪比较大的人干的。看牛员是承包制,水田的冬犁、春耕、夏耕都是他们负责完成的,还要负责每天早上把牛粪尿挑到远近十多处粪坑中存放。既然是承包制就不存在偷懒不偷懒的问题了。 春天农民们需要干的活: 一、锄田基草筑田基。 二、整秧地播谷种。(惊蛰前播种)有句农彦叫惊蛰不播种,大暑禾不熟。 三、锄旱地起畦种花生、种木薯、种红薯。 以上这些活难易程度不一不好量化,难以按件计酬,是存在磨洋工的可能,主要是靠各人自觉,互相监督,队长记工员巡查到发现磨洋工的人批评扣工分。 四、从粪坑挑粪水育秧,按担计,一担发一粒牌子。挑一担草皮泥撒秧根也是一粒牌子。不存在磨洋工。 五、清明前一个半月开始插秧,俗话说清明前插完田:有人专管铲秧,每铲一担秧给一粒牌子。有人专管挑秧,每挑一担秧给一粒牌子。有人专管插秧,每插一担秧给两粒牌子。挑秧负责给铲秧的发牌子,铲秧的负责给挑秧的和插秧的发牌子(牌子放在秧盆上面),三种牌子颜色不一样。一家人不允许在一个组,以防作弊。中午晚上收工时各人把牌子交记工员登记,未发完的牌子交回记工员。 六、插完田开始锄花生地木薯地草,不是按件。 七、耘田:按亩计工分,如果田特别荒的向记工员反映,记工员看过属实可适当加工分。记工员和队长会检查耘田质量,偷工减料的要求重新耘过。一搬一季禾耘两次。 以上是按件计酬的。多劳多得,不存在磨洋工。 夏收夏种: 八、收割早稻:大约七人一组,上午下午每人各收割水稻一担(两箩筐)为达标,中午晚上收工时挑到晒地过秤,记工员记录。这是互相配合的,谁磨洋工都会没人要。不存在磨洋工。夏收是一年之中最辛苦的。 九、整秧地播晚稻种子,不是计件。 十、挑粪育秧,按担计件记工分。 十一、夏插前锄田基草筑田基:难度不一,这是没法按件的,有磨洋工可能。 十二、夏插:和春插一样,多劳多得,不存在磨洋工。 十三、挖花生,按重量计工分,不存在磨洋工。 十四、耘田,按亩计工分,不存在磨洋工。 十五、秋收:和夏收一样,按重量计工分,不存在磨洋工。 十六、挖木薯,挖红薯,不是按件的,有磨洋工可能。 十七、冬季修三光,主要是铲草皮烧制钾肥,不是按件的,有磨洋工可能。 十八、冬修水利,不是按件的,有磨洋工可能。 这就是生产队时期主要的活。老人到了60岁便开始不用参加生产队劳动了,在校学生也不用参加生产队劳动,分田到户后老人学生职工干部都帮家里干活,这是分田到户后生产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有人说,生产队干的许多活都是无用工,但是,在当时缺少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情况下,许多工作是不得不干的。我看过蒋高明的有机种植,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人工成本大到不得了。 现在的农民不用修路修水利修三光修田基草不用看牛不用积肥不用耘田了,少干了80%以上的活。如果六七十年代也有这么多化肥农药也有除草剂,我相信农民也不用那么辛苦,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干农活,留下五分之一的人种地足够了,粮食也照样吃不完,肉类也会非常丰富。按照七十年代末的农机发展速度,农业机械化早就实现了,农民开开机器就能生产粮食蔬菜水果了。应该要比今天的农民收入高。(今天的农民离不开政府补贴,啥都是政府出钱的)。

0 阅读:1
修正好说事儿

修正好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