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在功德林所显示出的对蒋忠诚,性执拗且高傲,其原因在于他曾被蒋任命为青年军编练副总监,以此地位在军中殊荣,足以傲视其他兵团级同仁。 只因编练总监是罗卓英,这无疑是证明他同为黄埔系、土木系翘楚。 罗卓英虽广东人因早年是陈诚保定同学,而他黄维也不是浙江人,相较黄伯韬给他升为兵团司令则是临时拼凑几个军,但关键时刻却谁也喊不动,几乎是云泥之别。 更不用讲他被老蒋和陈诚任命为十二兵团司令,本来十二兵团是胡琏呕心沥血打造的,却在徐蚌战场危急时刻黄维取而代之,这是因为胡琏此人打仗从不主动进攻,只是被动防守,但他确实不擅于进攻,宿迁战役他一整编师加上戴之奇一个整编师硬是冲不过叶飞的一个纵队阻拦,最后戴之奇落得自杀,他也被击溃,气的老蒋大骂他消积避战, 事实上,胡琏在宜昌石牌保卫战中,算不了什么,因为已有二个军马上赶来,而真正在一线与日军拚杀最无畏英勇的是邱行湘!根本就不是胡琏,邱行湘此人被老蒋称之为老虎, 在郑州战役时,邱行湘是被老蒋专门派去带领青年军206师与解放军作战,而在过去历次作战时,他杀害了很多被俘的解放军人员,单凭这一条罪就可以判他死刑,就是因为看他抗日时期做出的功劳大。被俘后与陈赓见面后交谈,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罪恶,于是就主动向解放军提供他知道的其他地方防务详细情况,这是为减轻解放军的伤亡而做出的贡献,以弥补过去犯下的罪恶。 黄维身为青年军编练副总监荣耀,战场上也必须做到青年军榜样,只可惜最后还是没勇气自杀成仁,当俘虏也只好顽固到底, 他对杨伯涛的厌恶和藐视,在于他刚到十二兵团时,便遭到十二兵团一些官兵的阴阳怪气嘲讽要轰他下台经历有关,这主要是黄维一直负责部队的编练,将近有六、七年没有带兵打过仗,杨伯涛自然担心,在背后对弟兄们说他是一个书呆子名声,昔日之所以大家战场得以幸免,皆因胡琏打仗都是借助地形,从不在危险地域冒死傻愣愣硬冲,至少还可以保命。 黄维兵团前往华东战场时间被拖后,是因我军截获情报,刘伯承部一开始就牵制性佯动攻击,中野派出的二,六纵队以及陕南第十二旅尾部追击和侧击,豫皖苏军区又提前破坏道路桥梁袭扰阻止他的前进 。 黄维重大失误,向李延年兵团收缩靠拢行动时,没有给移动中的十军、十八军提供掩护,使之在夜间被解放军乘夜突袭,损失惨重,但客观的讲,黄维号令并不畅达这与十二兵团不积极配合也有关系。 李延年不主动向他推进接应,反而从固镇后撤淝河对岸,以防止遭到华野围歼,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而杜聿明更是落井下石,企图利用黄维兵团来吸引解放军,好掩护徐州撤出,并且他去南京只是单独跟老蒋汇报,并且还得到了老蒋的同意,基于这个行动完全是损人利己的做法太过于下作卑鄙,因此国防部就没有下达公开的命令,黄维始终都不知道,他恨杨伯涛不能管住部队,其实他更应恨杜聿明才是,不知道这个消息他得知以后,还会追随老蒋吗?而胡琏也的确机灵,根本不遵守原地坚守命令,他一到双堆集便马上展开突围,让杜聿明准备让黄维作吸引解放军掩护自己逃跑计划泡了汤,他还抱怨老蒋应该先通知他,好一起行动。 早年,黄维因成绩优秀还考取留德资格,但他只为参加抗战而放弃镀金机会而提前回国,这点尤为值得尊重的。他为人也没有象邱清泉那么狂妄专横、杀戮成性,但这恐怕也是徐蚌战场部队移动时,造成混乱而导致受损的原因之一,归结起还是兵团众将士不信任他有关。 此时作为副兵团司令胡琏,不顾国防再三催促,借口牙疼到上海去看医生,显然十二兵团战场混乱是故意给黄维难堪。还是老蒋看出胡琏鬼心机,下令让郭汝瑰专程去上海找到他,亲自把他带到南京,命令他立刻飞赴双堆集,帮助黄维整顿部队, 他也并不象传说那样呆,当年跟随罗卓英在苏区追剿红军时,他还曾想出妙招,偷偷搭建浮桥去抄红军后路,只是被发现而没有起效,淞沪会战也是打的非常出色, 在去援救黄伯韬的路上,还搞起障眼法,虚张声势成功绕过王平阻击,差一点就提前赶到,在双堆及战术上并没有犯严重的错误,都是规规矩矩地非常正统操典的打法,按照他的火力配备并无大碍,反而由于中野想急于切割包围,结果双方均受到了重大伤亡损失。即使廖运周投奔解放军后,27日至28日攻击中仍未有进展,消耗大量弹药,人员还损失严重,只好在28凌晨,停止了攻击,以寻求另外战术。而事实上也并非廖运周一个投奔共军,还有二十三师黄子华部,还携带二一六师一团,军辎重队等一万多人。 如果客观评价,徐蚌战场上,黄维整个的表现上是要远优于其他所有的将领。
黄维在功德林所显示出的对蒋忠诚,性执拗且高傲,其原因在于他曾被蒋任命为青年军编练
太金趣事
2024-10-11 15:38:49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