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2022年,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男孩当上了武警上校军官,扭头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领导:我父亲年龄大了,在家无人照顾,我必须带着他上班!网友:孝顺父母,人生之大义也。 董永的人生轨迹如同一条不断攀升的曲线,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小,他就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和聪明才智,在村里的学校里脱颖而出。 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董永发奋图强,寒窗苦读,他常常在油灯下温习功课,直到深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考时董永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被重点大学录取。 但是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董永选择了公费的师范学院,在大学期间,董永依然保持着刻苦钻研的习惯,除了专业课程,他还自学了英语和计算机。 毕业时,董永本可以安稳地当一名教师,但他心中燃烧的从军梦想驱使他报考了军校,教官们都说,董永是个当兵的好料子。 毕业时,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武警部队,初入部队,董永从基层做起,他勤奋好学,业务能力出众,多次在演习中立功,他的表现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 无论是处理突发事件还是日常管理工作,董永总能沉着应对,展现出过人的领导才能,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历练,董永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了一名武警上校。 随着事业的稳步发展,董永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心中时刻牵挂着远在农村的父亲,当得知父亲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时,董永萌生了将养父接到部队同住的想法。 而这个决定并非易事,因为军营有严格的规定和纪律,于是,董永向部队领导坦诚相告了自身的经历,董永的孝心和决心打动了部队领导,他们深知董永的为人和能力,也理解他的难处,最终破例批准了这个特殊的请求。 原来40年前,在内蒙古辽阔的草原深处,住着一位名叫董栋的中年汉子,每天,董栋都会独自一人下地干活,虽然生活单调,但他也习惯了这种独处的状态。 一天,董栋像往常一样,背着锄头往地里走去,就在他经过村口那片茂密的芦苇丛时,一阵微弱的啼哭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董栋循声找去,发现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正躺在草丛中,小脸涨得通红,正嚎啕大哭,董栋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发现是个男孩,看上去不过一两个月大。 他环顾四周,希望能找到婴儿的父母,但四下无人,抱着孩子,董栋想起了自己孤独的童年,如今,面对这个同样无依无靠的小生命,董栋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责任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董栋下定决心收养这个孩子,而这个小男孩就是董永。 董栋收养董永后,生活的重担顿时倍增,作为一个单身父亲,他不得不在繁重的农活之余,还要照顾幼小的董永。 为了给董永更好的生活,董栋开始打些零工贴补家用,他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尽管生活艰辛,董栋却从未动摇过抚养董永的决心。 随着董永逐渐成长,董栋愈发重视孩子的学习,尽管他自身学历不高,但深刻理解教育的价值,于是,董栋节衣缩食为董永购置学习用品,鼓励他勤奋向学,幸运的是,董永没有辜负养父的期望和付出。 得到批准后,董永立即着手安排,将养父接到了自己的宿舍,此后,董永的生活有了新的重心,他精心照料养父的饮食起居,每天早晨为父亲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晚上下班后陪父亲散步聊天。 这种相互扶持的温馨画面,不仅感动了身边的战友,也成为了部队中孝道的典范,董永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这段跨越四十年的父子情缘,挑战了传统观念,展示了爱与责任如何超越血缘关系,塑造真挚的亲情纽带。 董栋虽非董永的生父,却用无私的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关爱,诠释了父爱的真谛,董永长大后,也以自己的方式回报养父的养育之恩。 这个由单亲父亲和养子组成的小家庭,通过相互扶持和共同奋斗,展现了家庭的本质:爱、理解和成长的港湾。 (信源:人民咨询 2022年2月15日《带养父进京做博士后研究,11年形影不离,这位上校让人动容……》)
“泪目!”2022年,内蒙古一光棍收养两个月大男婴,含辛茹苦把他养大。40年后,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4-10-08 17:10:5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