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塌房#很多词用着用着,它就成了一个贬义词。自从“国潮外卖”被挖出真面目后

差评XPIN 2024-10-08 12:54:13

#国潮塌房# 很多词用着用着,它就成了一个贬义词。自从“国潮外卖”被挖出真面目后,国潮已经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塌房”了。当然,绝对不是所有的国潮都有问题。国潮外卖,不过是压倒国潮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潮本是代表那些创新地融合本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产品和设计。划重点,创新。而现在的情况是,似乎对商家来说,只要在海报上贴一些从免费素材网站上扒下来的狮子、祥龙、仙鹤、脸谱等中国传统元素,就能称自己为国潮了。

不得不说有新兴品牌就是靠着国潮飞黄腾达。那为什么国潮会受大家欢迎呢?归根结底,它源自于老百姓文化自信,一种民族认同感。本来,差评君倒也希望国潮产品能多一点。

但问题是,国潮的红利太大了。这就导致它就很容易成为商业的牺牲品,从泛滥到腐烂。国潮是结合新潮的元素,创新地加入和传播传统文化。但为什么最后,国潮开始千篇一律。

第一,懒。因为国潮是一个经过市场验证的标准答案,创不创新不重要,只要能找地方塞进一些本土元素,就已够用了。

第二,审美断层。可能有一部分设计师知道国潮这么设计并不好看,不足以吸引年轻人,但掌控话语权的决策层并不觉得。

第三,国潮只是幌子。他们呈现出来的那叫符号,不叫文化。文化是什么?是衣食住行,是生活方式。是一小块人的生活状态和喜欢事物的集合,很微观,很具体,很真实,这样的表达才更容易共情。

这种文化的传播需要时间,更需要沉淀,不能急于求成。当那些标签化、低设计感的符号被流水线生产,像大字报一样张贴在你生活中每个角落,即便你与他们同根同源,也只会觉得有点恶心。

它明明是个非常好的模式,既能让品牌收获大量的关注和商业价值,也能向国人,甚至世界传播中国本土文化。结果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了多少,解构了多少我不清楚,我只知道——

他们是赚得盆满钵满了。

0 阅读:12
差评XPIN

差评XPIN

用知识和观点Debug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