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汉纪•世宗孝武皇帝.66 汉纪8/81世宗孝武皇帝•考注: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终军, 【考注】 ①、庄助:西汉大臣、是著名辞赋家,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本名严助,严忌之子,也有人说他是严忌的族子。严助墓在嘉兴市区少年路今辅成小学校园内的一块占地2000平方米、高约3米的土墩中,俗称“严将军幕”。他在汉武帝时任中大夫,其后任会稽太守,在太守任上,并未有出色政绩。建元三年,闽越兵围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太尉田蚡力主不救,严助和他辩论并取得上风,汉武帝最终出兵援救。严助与朱买臣、淮南王刘安交好,而刘安谋反,严助受御史张汤指控,公元前122年牵连而诛。 ②、朱买臣:字翁子,翁之,西汉会稽郡吴人,实为由拳即今嘉兴,西汉大臣。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朱买臣家贫好学,靠卖柴生活,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汉武帝时期,朱买臣经朋友帮忙到会稽郡上计邸中当一名差役。后经同乡严助推荐而进宫面试,说《春秋》、谈《楚辞》,深得汉武帝的赏识,遂拜为中大夫。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因平定东越叛乱的军功升官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数年后,朱买臣犯法被免官。不久复任丞相长史。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诬陷御史大夫张汤事发,被汉武帝在长安处斩。 ③、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今河北南部人。中国西汉辞赋家。活动于西汉武帝在位时。早年曾跟从董仲舒学习《春秋》。迁为侍中中郎,因犯法被免职。后来又上疏表示愿意抗击匈奴。皇帝诏问,以回答得体,又召为郎官。东郡盗贼起,吾丘寿王被任命为东郡尉。 ④、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文学家。公元前179年生于西汉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长于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西汉著名辞赋家,“汉赋四大家”之一。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公元前159年,司马相如20岁时“以赀为郎”,北上长安。公元前155年,24岁的司马相如因勇猛过人,被喜骑马狩猎的汉景帝刘启任命为武骑常侍。公元前155年冬,24岁的司马相如投奔梁孝王,成为梁孝王的座上宾。公元前144年,梁孝王病逝,司马相如孤苦无依,只得离开梁王府回蜀。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封司马相如为中郎将(级别相当于郡太守,约今省部级),持节出使西南。公元前117年,61岁的司马相如已风烛残年,他将自己苦心写下的最后一篇赋文《封禅书》存放好,静静地等待着凤凰涅槃……。司马相如是汉大赋的奠基者和蜀学的开创者,也是通《尔雅》、著《凡将篇》的训诂学家,还是一位古蜀历史学家和博物学家。司马相如被誉为“辞赋之宗”,历代备受推崇。其《子虚赋》《上林赋》《喻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等,皆为传世名篇。 ⑤、东方朔:西汉辞赋家。公元前154年至公元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汉武帝刘彻继位后,下诏征天下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东方朔应诏至长安上书,深受汉武帝赏识,得以待昭公车,俸禄薄,没有得到省见。后以“智取侏儒”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又因雄辩郭舍人,拜为常侍郎,遂得爱幸。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他因上书《谏起上林苑疏》被擢拔为太中大夫。武帝只以俳优视之,政治上不得信任,故作散文赋《答客难》以发泄牢骚。不久,因酒醉小遗殿上,被免为庶人,待诏宦者署。后因平息汉武帝之悲又复命为中郎,一直到最后。东方朔晚年不顾年老体弱,刻苦著述,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他的文章,后人汇成《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滑稽之雄”。俗称东方朔乃相声之祖师爷。现陵县文博苑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东方画赞碑》亦述其生平大略。宋元丰年间被追封知辩侯。 ⑥、枚皋:字少孺,淮阴今属江苏人,汉代辞赋家。活动于汉武帝时期;枚乘之子。枚皋17岁时,曾上书梁共王,被召为郎,三年后为王使。后因得罪而逃亡长安,汉武帝大赦天下时,他以辞赋得武帝喜爱,与东方朔同留在武帝的身边。 ⑦、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自幼聪慧好学,以知识渊博和善于辩论闻名。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终军被选为博士弟子,赴长安受业,初露锋芒,其后,颇受汉武帝器重,先后被拜为谒者给事中、谏大夫,备顾问应对,多出奇 谋。他曾主动请缨出使匈奴和南越。元鼎五年即公元前112年,南越相吕嘉起兵叛乱,终军遇难,葬于济南。终军著有《终军书》!
《纲鉴易知录》汉纪•世宗孝武皇帝.66 汉纪8/81世宗孝武皇帝•考注:庄助、朱
快乐开心正明
2024-10-05 23:18: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