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宋元交替之际的南宋衰落
语芙聊文学
2024-10-05 12:13:25
🍓
以往关于南宋的历史作品,很多是站在南宋的角度去看南宋的衰亡,着重于南宋自身的腐朽以及关键人物对国运的影响。《崖山》跳出了这种单一视角,同时从政治外交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的视角,以平行视角同时审视南宋和蒙古,两方视角交融,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蒙古灭宋史。这种全面的视角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
讲贾似道更是精彩,他就打破了以往的片面认知,贾似道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之一,被后人千古唾骂。至元11年。伯颜统率20万大军至襄樊大举征宋。他首攻长江要塞阳逻堡,手工部队趁着雪夜,兵分五路,渡江偷袭。南宋守军四去崩溃兵败城陷。正月十五假释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向年仅4岁的宋恭宗赵㬎呈上一道出师表。他一到芜湖,还是想寻求一个求和的机会,希望援军能够退兵。南宋可以称臣纳贡。可是谈判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了伯颜的手中。双方在丁家洲选定为决战之战场。表演观看了宋军的阵势。就想到众寡不敌宜以计胜。最后打了他一个落花流水,四散逃窜让他的统军将领感慨到“吾兵无一人用命也”。虽然贾似道曾经在鄂州战胜过忽必烈。但是文天祥也为此感慨到:已未鄂渚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假释道可能认为自己还是那位权倾朝野的师相,为大宋续命责无旁贷,但他不知道临安朝堂此时已经集体背弃了他。
🍓
书中说朝堂上对他的厌恶和背弃和他推行的公田法有关。宋代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大量土地集中在官僚、地主手中,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公田法规定官户田产超过标准的部分需抽出三分之一回买为公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兼并起到了抑制作用,使土地分配相对更加合理,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也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公田法它的积极是部分抑制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也加速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公田法的实施触动了官僚、地主、农民等多个阶层的利益,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官僚地主阶层因利益受损而对政府产生不满,农民阶层则因回买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和官田收租的压力而怨声载道。这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削弱了南宋政府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
《崖山》以其独特的多元视角、全面的人物分析、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深刻的历史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精彩的南宋衰亡史。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