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霄贤经纪人#1962年,一位专家拿15倍放大镜,检查一幅2米长的无名氏古画,突然,他在画右侧树干上,隐约发现8个特别秀珍的小字!仔细一看后激动大喊:“这幅画的名字,我们叫错了近千年呀!”
这幅画就是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北宋双喜图》,但很多年来,大家都认为这幅画是一个无名氏随手创作的一幅动物图。
这幅《双喜图》上树干所“刻”的八个大字是“嘉祐辛丑年崔白笔”,人们这才发现这幅画可不是什么无名氏随手创作,而是曾受到北宋多个皇帝赏识的画师崔白所作。
发现了作者,根据崔白的平生经历和绘画风格,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幅画背后应当藏有深意。
果不其然,经过翻找资料,确认这幅画背后藏着一段凄婉的故事。
别误会,崔白不是故事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公主——仁宗长女福康公主。
福康公主作为仁宗长女,打小就显得聪明又漂亮,仁宗对她那也是疼爱有加。
于是在皇宫那高高的围墙和深深的院子里,福康公主度过了天真无邪、快快乐乐的童年时光。
闺房少女总怀情,福康公主也不例外,在她的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她一直都在盼望着,将来自己的意中人能够脚踏祥云来接她。
可她的身份毕竟是公主呀,在封建社会,莫说是公主,即使是太子的婚姻,也要受到“皇室”的约束。
于是长公主的美梦彻底被政治的那些弯弯绕绕无情打破。
为了把皇室和外戚的关系绑得更紧,仁宗赐婚给她,将她许配给了公主的表叔李玮。
李玮虽说出身名门,可论才学,普普通通;论相貌,那叫一个粗犷大气,跟公主梦想的翩翩公子简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
这还不算,李玮由于出身外戚,家境殷实,可坏就坏在,他身边聚集了一群狐朋狗友。
这些乱七八糟的狐朋狗友把李玮的三观直接带到了沟里,本来李玮闲时还会画上几笔画,不管如何,好歹和公主的梦中驸马有了点儿牵扯,但是这一帮朋友一带,李玮彻底放飞自我了。
婚后的日子,对福康公主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噩梦。
加上李玮这个人不仅相貌不讨公主欢心,甚至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
加上一些下人的挑拨,福康更是不想面对这位表叔驸马,只觉得心里堵得慌。
好在宋代皇室嫁女有一个名为“升行”的制度,提升驸马和公主辈分,不需要向婆家请安。
但是这痛苦的婚姻生活已经把福康公主折磨得心力憔瘁。
而随着公主下嫁驸马的还有梁怀吉等一众宦官婢女,而这些人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善解人意,能读懂公主的心思,给公主带来了些许温暖和安慰。
公主便经常与宦官梁怀吉等人私下小酌,可这事儿某一天被婆婆发觉,并偷偷窥视,被公主发现。
当场福康与婆家矛盾爆发,当夜就敲开宫门回了皇宫。
但即使宋代夜间取消了宵禁,夜开宫门还是不被允许的,之后福康的老父亲,仁宗皇帝就会面对无数谏官的口水仗。
先不说仁宗,继续说福康的这段不幸婚姻。
面对自己最疼爱的长公主的哭诉,仁宗动作很快,直接下罪惩罚了李玮,但是气头上惩罚过重,次日就收回贬出京师的决定,从轻处罚。
之后双方先是分居,之后就在仁宗主持下和离。
可同时,还遣散了公主的一众侍奉人员,之后福康公主与驸马李玮正式和离。
但要知道,公主在婆家唯一的精神寄托就是这些侍奉人员,如今眼看这些人要被遣散发落,自然不愿。
于是公主便以自杀胁迫收回成命,仁宗无奈,只得令梁怀吉等人复归原位,继续服侍公主。
据野史称,福康寄情于梁怀吉这位宦官。
然而,这种感情在当时的宫廷中是不被允许的,这无疑让福康公主的处境更加艰难。
之后福康再次与驸马李玮复婚,但依旧不幸。
最终福康在三十出头的年纪,郁郁而终。
身为画师的崔白目睹了这一切,画师的细腻让他清楚感受到公主内心的苦。
可他毕竟只是一个画师,谏言都名不正言不顺的,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画室中,他心里头乱糟糟的,怎么都平静不下来,干脆拿起笔来随意挥洒,在这份心境之下,他无意中创作了这幅《双喜图》。
创作完成后,本想和往常一样题上名字的崔画师,仔细思量一番后还是在隐晦的地方题上落款,甚至连个章都没盖。
毕竟这件事涉及皇家,万一被人发觉,他一个小画师能做什么呢?
再看这幅画,名为“双喜”,画面却极为寥落空虚,这就给后世人留下不解,只道是无名画师的雅趣。
直到有专家发现崔白隐晦留下的落款,才揭开了这幅画藏着的一个公主的凄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