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汉纪•世宗孝武皇帝.63 汉纪•3/81世宗孝武皇帝•考注:周公、成、康、曾子、三王, ①、周公:周公姬旦,周公,姬姓,周氏,名旦,又称周公旦、叔旦、周文公,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是儒学先驱。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谥文。周公在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而摄政当国。后又平定“三监”叛乱,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尚书大传》将周公一生的功绩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②、成:周成王姬诵,西周王朝第二任君主!周成王生于公元前1055年,周武王姬发之子,母邑姜,即齐太公吕尚之女。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 周成王在位21年,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驾崩,享年35岁。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③、康:周康王姬钊,西周王朝第三任君主!周成王之子。周康王继位后,宣告继承文武之功业,作《康诰》。他在位期间,继续分封诸侯,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推行成王的政策。姬钊与其父姬诵的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他病死于镐京,葬于毕原。 ④、曾子:曾参,春秋末年思想家!公元前505年10月12日出生,公元前435年逝世,本名曾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南武城、或山东嘉祥县;或平邑县郑城镇人,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其主张修齐治平、内省慎独、以孝为本的儒家思想,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他曾教授过孟子的师父子思,是上承孔子,下启孟学之人。公元前435年病逝,享年71岁。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孝经》等作品。 ⑤、三王:夏禹.姒文命、商汤.子天乙、周武王.姬发; 一)、夏禹:夏朝开国君主!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亦说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因治理滔天洪水而广受世人传颂。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以阳城为都城,另有说都城是平阳或安邑或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现仍存禹庙、禹陵、禹祠。 二)商汤:即成汤,生卒年不详,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为商国君主17年,建立商朝后称王在位12年,百岁而崩,庙号太祖。 三)、姬发: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出生于约公元前1087年,名姬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岐周即今陕西岐山人;周武王于公元前1050年继位,号为武王,尊其父西伯昌为文王,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几大部族,讨伐商朝,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即今陕西西安西南,公元前1043年驾崩,葬于周陵,传位周成王。周武王继承父志,重用贤才治理国家,使周国日益强盛
《纲鉴易知录》汉纪•世宗孝武皇帝.63 汉纪•3/81世宗孝武皇帝•考注:周公、
快乐开心正明
2024-10-02 00:1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