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北687分文科女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戴柳下定决心从此在外漂泊了20年,直到成家都未曾和父亲再有来往,那么这位父亲为何要篡改女儿的志愿?而戴柳的态度又为何如此之坚决呢? 在湖北黄冈,有这么一个女孩叫戴柳。戴柳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当地一名记者,母亲则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 耳濡目染之下,戴柳自幼便养成了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她总是埋头苦读,比别人多付出一倍的努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戴柳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年稳居年级第一。老师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别人家的孩子"。 戴柳秉承着对知识的渴求,一路領跑,最终在1999年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这一年的高考,戴柳以687分的惊人成绩,荣登黄冈市文科状元的宝座。消息一出,好事者蜂拥而至,大家纷纷对这个出身寒微的女孩报以善意的祝福。 而此时此刻,戴柳的内心早已乘上了远航的帆船。 多年来,她一直憧憬着北京大学的校园生活。未名湖边的垂柳,静静矗立的博雅塔,图书馆里飘散的墨香。 在向往之情的驱使下,戴柳毅然决然地将北京大学法律专业填在了志愿表的第一栏。这所中国顶尖学府,承载着她青春年少的美好梦想。 然而好景不长,天有不测风云。北大和清华的招生办很快盯上了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开始施展各种手段,力图将戴柳收入囊中。 他们不断向戴家示好,频繁来电,表达对戴柳的欢迎之意。面对如此阵仗,戴柳虽然心存感激,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魂牵梦萦的那个地方——北京大学。在她看来,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才是她此生的夙愿。 就在戴柳为美好的大学生活做着规划时,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来,父亲竟然私自更改了她的第一志愿! 北大法律的名额,被中国政法大学所取代。她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父亲为何要这样对待自己。愤怒夹杂着委屈,戴柳感觉天旋地转,仿佛被浓雾笼罩,找不到方向。 原来,从戴柳誓要考入北大的那一刻起,戴父内心深处就埋下了恐慌的种子。 在他的观念里,女儿就该听父母的话,安安分分地待在家里才是正途。而执意奔赴远方,无异于离经叛道。于是,戴父暗中让戴柳痛失北大。 面对父亲的专断,她几乎丧失了反抗的勇气。母亲本想为女儿说句公道话,但在一家之主面前,她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就这样,戴柳带着满腔的不甘与愤懑步入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园。然而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对她的管控非但没有放松,反而变本加厉。 即便是在大学期间,但凡戴柳放假回家,晚上十点必须准时就寝,容不得半点违逆。 生活的压抑,学习的煎熬,让戴柳感觉前途一片渺茫。然而,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2003年,戴柳得知韩国国际法律经营大学正在面向中国招生。 作为法律专业的尖子生,戴柳敏锐地察觉,这或许是解开羁绊的一把金钥匙。尽管前方是未知的征程,但至少,在异国他乡,她可以真正开始属于自己的人生。 下定决心后,戴柳开始着手准备申请事宜。语言关,成绩关,她轻松通过。凭借优异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功底,戴柳很快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黄冈到韩国,这一趟远行,意味着她即将冲破牢笼,挣脱束缚,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无悔的篇章。 临行的前一晚,戴家再次上演了争吵的戏码。望着被摔坏的房门,戴柳的心头涌上一阵酸楚。 父亲歇斯底里的咆哮声如利剑般刺痛着她的心,面对父亲咄咄逼人的质问,戴柳选择了沉默。她明白,此时此刻,任何解释都是多余。 第二天一早,戴柳吻别了哭红了眼的母亲,拖着简单的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飞往韩国的航班。飞机在蓝天白云间穿梭,她的心也在渐渐变得明朗。 过去的种种不快,就让它们随风而逝吧。从此以后,她要一心一意追寻自己的梦想,哪怕前方荆棘满途,也在所不辞。 韩国的求学和工作之路并非坦途,白天,戴柳埋头苦读,学习专业知识;晚上,她四处打工,贴补生活。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差异,都没有击垮这个黄冈女孩。她咬牙坚持,终于在韩国站稳了脚跟。毕业后,戴柳进入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工作,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很快成为部门主管,开启了职场新篇章。 在韩国的日子里,戴柳还收获了爱情的果实。 她与一位创业者结缘,两人志同道合,携手共进。他们最终决定开一家民宿,实现"生活就是旅行,旅行就是生活"的理想。 在筹备的过程中,戴柳总会想起故乡的点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浸润着儿时的回忆。二十年过去了,她从未后悔远走他乡的决定。唯一的遗憾,是与至亲至爱的隔阂。 这么多年,戴柳与父亲之间,始终没能和解。即便她名利双收,也未曾得到父亲的一句祝福。每每想到这里,戴柳都会暗自神伤。 母亲去世那年,她回国奔丧,父亲却连招呼都不愿打一个。"执迷不悟",戴柳只能以这四个字来形容。 而她,早已不是当年任人揉捏的小姑娘了。她深知,人生没有彩排,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我的负责。她要以最豁达的心境,继续演绎精彩的人生。
1999年湖北687分文科女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戴柳下定决心从此在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9-30 18:26:56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