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过多少东西从头到尾不知道是假货?最近的购物经历就是:真的已经厌倦再各行各业当侦探。
前几天出清我的switch的时候,卖了switch Pro手柄。对方收到货说:“你的switch手柄不会唱小星星。" 我刚收到留言的时候震惊了,为什么手柄还要会唱儿歌?
原来是盗版的switch手柄震动不够细致做不到用震动”唱“小星星。当时是正品原价买的手柄,如今那个店铺早就不见了,这个手柄的造假能力也越来越高,有些可以”唱出“小星星了。
想买黑胶唱片,要研究避免盗版数字翻录。
想买摄影画册,要研究盗版印刷。
想买很难买到的衣服,要研究假货,避免假装出口转内销的。
想买香水,要研究是不是真瓶灌假香。
想买很多好的家具,要研究仿货当真货。
更别说表了,奢侈品表诸多造假,只要卡西欧有利润他们也不会放过。
要做平替可以,印上自己的标然后让卖方自己承担侵权,侵专利风险。最恨的就是假货,同样讨厌那些知假买假的人。《开着真的宝马但戴着假劳力士并且会炫耀》这种事,竟然能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很多人无法理解设计与品牌的价值。”香奈儿包的溢价十倍广州可以造假,但外国人生产不出国产性价比电动车。“我就想说:是钱谁不想赚,有了好的设计,好的品牌,国产箱包不可以高溢价吗?我在爱尔兰和巴黎看到之禾,是少有的国产服装在欧洲专卖的。
可根本溢不起来,一边抵制内卷,一边觉得买到假货就是赚到,反哺假货制造,用”性价比“去评价设计和品牌。
本质一边是假货的打击力度不够,另一边是长期以来对设计,版权,对品牌运营这些事情长期的不尊重和漠视。
在商品选择更多的时代,因为这些假货更多,因为恶性竞争太多,我们获得的商品的质量并没有更好。在鼓励的产业升级,不光是火箭科技,芯片科技这些科学硬核的东西,也不能只有模式创新,用特色的中国模式野蛮不负责任的生长。尊重设计,尊重版权,打击假货,产业也能升级,也能反内卷。
说的远了,一些随想。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