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欧洲有名的穷国家阿尔巴尼亚向中国政府要钱,想要给每家每户配一台电视机。但是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向阿尔巴尼亚援助了近90亿,而此时中国的老百姓却连饭都吃不饱。可最终阿尔巴尼亚的做法让中国人民为之心寒。 什么叫“人心不足蛇吞象”?有这么一个小国家,正是因为贪婪无度、欲壑难平,而做出了忘恩负义的不齿之举,最后落了个众叛亲离,无人相助的悲惨下场,被世人嘲笑。 阿尔巴尼亚是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小国家,土地贫瘠,老百姓生活的很艰难。 这片土地长期处于欧洲文明与伊斯兰文化相互角力、反复争夺的状态,老百姓为了生存,逐渐养成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习性。 二战期间,恩维尔·霍查领导游击队打败了意大利侵略者,并建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 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是邻邦,二战期间共同反抗过德意法西斯的占领,又一同迎来了民族的解放。 南斯拉夫国土比阿尔巴尼亚大很多,实力在巴尔干半岛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扛把子。 霍查对南斯拉夫解放斗争的领导人铁托的个人魅力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对南斯拉夫强大的国家实力更是十分羡慕。自然就主动抱住了南斯拉夫的大腿,认作大哥。 在各个场合力挺大哥,小老弟别提多听话了,铁托被唬的很开心,把霍查真心当成了自己人,后来甚至天真的想把阿尔巴尼亚纳入南斯拉夫。 霍查也不含糊,对南斯拉夫狮子大张口,钢铁、粮食、能源…… 什么都要,而且都远超阿尔巴尼亚国内的实际需求量。 但没多久,苏联无法容忍南斯拉夫走独立发展道路的选择,开始不遗余力的攻击诋毁铁托和南斯拉夫。 尽管在阿尔巴尼亚面前,南斯拉夫是个实力强大的大哥,但苏联更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巨无霸。 它世界第一的国土面积,众多的人口,超强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二战同盟国三巨头的身份,都是南斯拉夫所无法比拟的。 于是霍查迅速调整站位方向,热情的投入到苏联的怀抱。在斯大林的慈爱感召下,霍查成为苏联在舆论上攻击、在外交上孤立、在国际上恶心南斯拉夫的一把利器。 斯大林非常满意,于是一船船的物资、一批批的专家从莫斯科来到地拉那,苏联的援助使阿尔巴尼亚经济蓬勃发展。 可好景不长,1953年斯大林逝世,继任者赫鲁晓夫全面推翻斯大林的政策,在阿尔巴尼亚国内大肆吹捧斯大林的霍查脸都丢尽了,和苏联的关系也急转直下。 援助就没了,这让靠援助立国的阿尔巴尼亚情何以堪?霍查站在官邸的平台上四处眺望,又把殷切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在中苏关系问题上,阿尔巴尼亚选择了力挺中国,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于是自60年代以来,中国就逐渐成为了阿尔巴尼亚的最大援助国。 从粮食到化肥,从农机到钢铁水泥,阿尔巴尼亚的国民经济发展大量依靠中国的援助,而援助物资的浪费竟然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大量闲置的中国机器设备露天堆放,任凭风吹日晒。中国援助的钢筋水泥正常使用不完,就在阿尔巴尼亚这个弹丸之国建了上万个纪念碑。 这边中国在勒紧裤腰带搞建设,那边阿尔巴尼亚则是不断为自己的援助需求加码。直接对标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要求中国出资给每个阿尔巴尼亚家庭配一台电视机。 理由竟是电视在欧洲发达国家已经逐渐普及了,而当时中国的老百姓还在节衣缩食,霍查却大言不惭的说:“两国是亲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弟弟向哥哥要些东西,这是人之常情啊。” 60年代末,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缓和,这令霍查十分不快,尼克松访华更是刺激到霍查,他不仅写信批判中国,还在本国掀起了批判中国的运动。 鉴于阿尔巴尼亚在中国援助物资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人为的浪费现象,在提出援助需求时索求无度,从不考虑中国人民的难处,又到对中国的反目。 种种令中国人民心寒的行为,最终促使中国在1978年停止了对阿的援助。霍查眼见中国不再听凭压榨,恼羞成怒,把曾经调转向南斯拉夫、苏联的枪口再次对准了中国,公然声称中国是阿尔巴尼亚的主要敌人。 至此,阿尔巴尼亚再无兄弟之邦,国民经济一落千丈,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忘恩负义的阿尔巴尼亚,最终被自己的欲壑难平逼上绝路。 ( 主要信源:凤凰网——《一穷国,24年向中国要了100亿,中国叫停,立马跟中国对着干》)
1969年,欧洲有名的穷国家阿尔巴尼亚向中国政府要钱,想要给每家每户配一台电视机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4-09-18 16:51:36
0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