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一棵不起眼的野草,却是肝胆淤堵的清道夫,肝胆不好的多喝 有一个不起眼的野草,爱长在山坡、路边、树林下、溪边、山谷湿润处,叶子形状呈椭圆形,叶子边缘有锯齿,把叶子揉碎后会出现黄色的汁液,它就是溪黄草,又被叫做熊胆草、黄汁草。 溪黄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药性寒,味苦,主要入肝、胆经,擅长清热利湿、散瘀消肿、解毒、退黄,能清除肝胆里的湿热瘀滞。 当肝胆里面被湿热蕴结,会影响肝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运作,时间一长,肝胆疏泄失常,就会引发胆囊炎、胆结石、肝囊肿、脂肪肝等肝胆疾病。患者的身体也会出现胁肋胀满、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小便黄、舌红苔黄等症。 而溪黄草的药性寒凉,能清热燥湿,所以对于肝胆的湿热瘀滞等问题最擅长清理,很多治肝胆疾病的药物也加入了溪黄草这味药,如清炎利胆片的主要成分就是溪黄草,常用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的问题。临床常用溪黄草配伍苦木、穿心莲,能加强清利湿热作用,让湿热顺利从大肠排出体外。 由于溪黄草药性寒凉,所以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群就不要用了。
路边一棵不起眼的野草,却是肝胆淤堵的清道夫,肝胆不好的多喝 有一个不起眼的野
小颖谈中医
2024-09-15 16:42:27
2
阅读:2508
入戲
苦,溪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