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欣赏“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如何理解,有何妙境

神力二三 2024-09-13 10:51:22

名联欣赏“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如何理解,有何妙境? 这是一副励志读书取功名的历史名联。此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出自清代乾隆进士彭元瑞之手,是一副自题的书斋联。彭元瑞,字芸楣,江西南昌人,他在乾隆二十二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卒谥文勤。这副对联表达了他对学问和时间的珍视,以及对勤奋学习精神的推崇。 上联“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中的“二月杏花”和“八月桂”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景象,而且隐含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时间。二月的杏花盛开时,正是礼部会试举行之际;八月桂花飘香时,则是各省乡试的时期。这两个月份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是求取功名的重要时刻,因此格外动人。 上联运用了借代手法,用杏花借代杏花开的时节,又用杏花开的时节来借代杏花开放时节举行的科举考试的会试,这种借代也叫二重借代。通过借代手法的运用,将读书人追求功名的理想愿望与心情结合起来,也说明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成为了读书人的内心动力。 下联“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则用“三更灯火”和“五更鸡”来象征勤奋学习的情景。三更是深夜时分,五更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两个时间点都是读书人刻苦学习的象征。灯火和鸡鸣在这里被拟人化,成为催促人们早起读书的力量。 整副对联的妙境在于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而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读书人的奋斗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寓意。它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追求知识和成就。同时,对联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这也是其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

0 阅读:0
神力二三

神力二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