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r7这次没搞大定,说明余总对智界r7没抱很大期望,余总是个要面子的人,如果大定成绩过于难看,总不能跟哪吒ceo张勇一样,直接说大定数量没突破一万,就不公布了。 为避免这种意外尴尬,智界r7上市搞了个小定,成绩还不错,24小时订单量突破1万,算是取得了开门红。 余总是汽车圈的的顶流,也是个荣誉感超强的人,华为的每一款汽车问世,都寄托了余总的期望。但享界s9上市,大定的表现就未达预期,遭遇滑铁卢,也让余总认清市场现实。 享界s9之后,余总不得不调整策略,在产品定位不变的情况下,想通过强攻快速拿下市场,事实上已经不可能。 压力已经给到余总这边! 但华为是一家坚持长期主义,且擅长打持久战的企业,看准一条赛道就不会放弃。 别看华为的声势如日中天,想引爆一个市场也绝非易事,目前,整个鸿蒙智行的产品序列,只有问界m9引爆了高端高华siv市场,问界m7只是沾了增程式的光,产品力一般,至于其它车型都任重道远。 智界享界不是输在产品力上,也不是输在营销造势上,而是输在市场定位上。 余总说我们的车质量非常好,但缺少宣传,很多消费者都不知道。 这一点我不赞同,华为任何一款产品上市,推送消息铺天盖地,要说消费者不知道,除非他不用智能手机。 在网上,捧华为的不一定是买某个界的,买某个界的一定是捧华为的,但华为要拓展基本盘以外的市场,就跟选举争取中间选民支持一样。 我认为,智界也好,享界也罢,卖不好都是因为没找准目标市场,没有锁定目标客户,营销上采用的是高举高打,狂轰滥炸的策略,看起来杀伤力很强,实际上战果不大。 一句话就是活做的不细。 比如,智界s7是一款好车,适合年轻人开,但s7的外形沉稳有余,动感不足,价格上也不是很亲民,在细节上,也没有为目标客户,做针对性的开发设计,所以,很难打动消费者。 (就不拿粗粮家的苏7对比了,免得被说成米粉) 既然针对年轻人市场,就一定要了解年轻人买车优先考虑哪些因素,是价格?还是外形?还是智驾? 如果不先摸清楚这些,营销大师来了也会翻车。 随着鸿蒙智行的产品谱系越来越多,各车型之间的定位和差异化必须凸显,如果所有的鸿蒙智行的车,卖点都是华为智驾,那绝不是一个好现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