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等关系到利用其对付梁王,再将其拿下,朱元璋搞定大理真有一手。明前期是大理从乱到治的社会整合时期,是明朝在大理地区获得土著居民认可的时期,也是民族融合的关键时期。 前人在讨论明前期的相关研究多注重的是制度上的荫袭与改革,而这一时期因为社会动荡而对民族融合造成的影响却较少关注。 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正如罗勇指出由于明前期对北方蒙古人、色目人等民族的社会习俗的改革,对他们通婚的要求,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甚至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融入到各自所在地区的民族中。 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元朝是有大量蒙古、色目、探马赤居民进入云南的,但到明代,这些居民基本上不见记载,其原因恐怕就是当时社会改革导致的身份变化所致。 在明军进入大理之前,大理地区隶属于元朝,被设为大理诸路总管府,所辖有路、府、州、县,而其官员则各级达鲁花赤均由蒙古人世袭充任,其他职官则可以由色目人、汉人充任。这种任职条件决定了大理地区的居民构成有大量外来的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 此外元朝在云南实行镇戍军制度,也使大理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等镇戍军分布。 在元代除了这些外来的移民,还有土著的居民,主要包括从大理国时期延续而来的白人、爨,甚至可能有因征调而来到带来地区的僰人,比如邓川州土官阿氏就是元代迁移到该区域的僰人。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的焚人并不是等同于白人,而是澜沧江之外与今傣族有密切关系的民族。以上居民构成了明代大理地区的土著。 明朝最初对大理的认识并不清晰,先将大理与明朝当作平等关系,而后试图利用大理来牵制、夹击梁王,最后才是决定将大理纳入府州县体系。 此时的大理段氏则因此前朱元璋与之提及仿照唐宋故事,进而提出不愿接受府州县,而愿意保持唐宋时的关系。 此时朱元璋已决定要将大理纳入府州县体系,进而出兵攻打大理,结束了大理段氏的相对自治的地位。 大理逐渐有了从蒙古化到汉族化的转变过程。 明前期在云南最开始是试图延续元朝的制度,事实上其延续了元朝的户籍制度,包括户籍分类,还延续了元朝的府州县体系。 但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争,使明朝并未掌握大理在元朝的户籍、粮食、军民等情况,以致于驻滇明军粮饷供应不足,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没收寺院、富豪、土官田产的措施,甚至将原来的盐由明朝控制,实行开中制度,严重打击了土著群体的利益,导致明军在大理遭遇到了土著的反对。 直到明朝重新调整统治策略,包括实行卫所军屯,粮食自给自足,放弃开中;重新建立起土官制度,允许土官世袭,进而延续并保障元代官员的特权;建立起了阿扎力僧官制度,保障原有佛教体系的运行,使明朝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逐步恢复科举制度,建立起了士子向上社会流动的途径。 明朝才基本上在大理地区建立起了正统地位,大理地区逐渐开始进行社会整合,而这一过程在宣德时期基本形成。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由平等关系到利用其对付梁王,再将其拿下,朱元璋搞定大理真有一手。明前期是大理从乱
豌豆大说法
2024-09-11 20:19:08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