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海寇有多让朝廷头大?反复治理都无法根除,且仅仅是“潜伏期”     自

豌豆大说法 2024-09-11 20:19:08

明朝时期的海寇有多让朝廷头大?反复治理都无法根除,且仅仅是“潜伏期”     自洪武开国以来,浙直地区海寇问题即已产生。   洪武年间浙直地区海寇作乱以兰秀山叛乱和倭患为主。二者的存在对新生政权巩固统治产生威胁,故朱元璋命汤和巡海,于东南沿海地区初步建立起海防体系,作为重要军事力量以应对来自海上袭击。   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所发生兰秀山海寇作乱事件,应当是明朝建立后浙直地区最早海寇活动记录。关于兰秀山海寇作乱事件,各类史籍记载大多比较细碎,从《明太祖实录》及浙江当地方志等多方史料记载中拼接出事件过程如下:   兰秀山孤悬海中,岛上居民素来水性较好,且民风彪悍好斗。至正十年,赵观光向昌国州侯帖木儿不花建言剿除黄岩寇,其后,方国珍攻占昌国,兰秀山居民被吸纳成为其军队中重要战力。至正十四年二月,方国珍率军进攻太仓时。   可见,当时兰秀山民加入方国珍势力者不在少数。不仅如此,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方国珍兵败逃遁后,元朝授给方国珍之行枢密院印也被其遗失,恰被兰秀山民获得,遂借此聚众为盗。   “初,方国珍遁入海岛,亡其所受行枢密院印。兰秀山民得之,因聚众为盗。”正因此,方国珍在向朱元璋投降后,兰秀山海寇被视为方国珍残余势力代表,兰秀山亦成为方国珍余部在海上据点之一。   兰秀山海寇中,又以叶希戴、王子贤为首,聚众抵敌明朝军队。   兰秀山海寇战斗力较强,以至于洪武元年二月,朱亮祖、汤和、廖永忠在征战福建得胜、回师南京途中,于昌国遭遇兰秀山海寇袭击,“初,朱亮祖自浙东调取征福建,姑息大过,放散陈有定山寨余党,以致八郡复叛,重劳师旅。   既不以时班师,又不申严号令,遂致兰秀山贼窥伺而叛,破陷指挥徐秀等官军。虽汤和、廖永忠,亦莫如之何也”。三人均对此感到棘手。   四月,征南副将军吴祯所部自福建回师至昌国时“叶、陈二姓震劫兰秀山,祯调兵剿捕兰秀山余贼,全师回京。   朝论美之,其所遗贼一二,复浮海入就罗国”。五月,先前被王恭所击败的叶希戴、王子贤余寇攻入象山县,“其入象山者乃余党也”。   海寇掳走县令王茫,屯驻于宝梵寺,“兰秀山贼入县屯宝梵寺,执县丞王茫”。后被县中前蒙古字学录王刚甫、邑民蒋公直与知县孔立设计擒杀。   兰秀山海寇作乱来看,王恭所击败海寇以及五月间攻入象山县的,是叶希戴、王子贤一支;而四月间,吴祯所平定海寇为“叶、陈二姓”,据嘉靖《江阴县志》记载:“会海盗叶松坡、陈均祥据兰秀山作叛,公调兵悉剿之。”   ①即当时吴祯剿除海寇为叶松坡、陈均祥一支,与叶希戴、王子贤等海寇并非同一股势力,只是恰好同在兰秀山屯据活动,或者曾一同合作攻打宁波。这一点,在朝鲜所保存《吏文》中可以得到佐证。   根据《吏文》记载兰秀山海寇林宝一供述,洪武元年二月至三月间,莽张百户曾对林宝一称“兰山叶演三、长涂王元帅、秀山陈元帅等船,都下海了。   教我快赶船来,同打明州”,其后,莽张百户等人失败。根据时间判断,此次事件应当为王恭击溃海寇一事,则后来之“叶、陈二姓”当时或同为叶、王势力合作者。四月十八日,即在崎头遇吴都督(吴祯)之战船,战败后逃往夏山躲避。   六月初八日开洋,十二日到耽罗。吴祯平定兰秀山海寇作乱后,部分残寇实则是逃往高丽,而陈均祥则是投降于吴祯。   其后不久,陈均祥再次劫杀将官,叛逃高丽。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宁波人鲍进保自高丽来向官府报告陈均祥之行踪,明朝派百户丁志、孙昌甫将其缉拿回国,编入吴祯部下。   洪武五年四月,在出海运粮过程中,陈均祥与梢工张顺保、旗军林得九、余成五、林进五人再次叛逃至高丽。吴祯行文高丽,将陈均祥等人押解回国。   兰秀山海寇叛乱的平息不代表明朝立国之初海上威胁彻底消除,明朝立国之时恰是“前期倭寇”活跃之时,这一时期浙直沿海地区同时遭受着不间断的倭寇袭扰。 文|萌眼探世界 编辑|萌眼探世界

0 阅读:1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