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好了以后,身体也肯定不允许我再站上讲台,到时我就在家里带学生。”...

小漫漫人物志 2024-09-11 13:05:13
“等我好了以后,身体也肯定不允许我再站上讲台,到时我就在家里带学生。”1996年,钱瑗被查出患有肺癌,她依旧放不下自己的工作。 1937年5月,钱瑗出生在英国牛津的一家医院里。她从一出生,就是父亲钱钟书和母亲杨绛的掌上明珠。 父亲学贯中西,母亲才华横溢,又都深爱着钱瑗。被爱和书香滋 润着长大的钱瑗十分出 色,从小就知书达礼,努力上进,并立志要成为老师。 1955年,18岁的钱瑗顺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她对父母说,自己立志要成为教育界的“尖兵”,并解释说“尖兵是一个小兵而又是一个好兵”。 毕业后钱瑗留校任教,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老师,开启了教学生涯。 钱瑗十分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课讲好。 她最初教授的课程是文体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为了将课讲的有趣一些,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泡在图书馆里,只为找到更精彩的句子,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钱瑗的这种认真劲头,也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 对于学生的论文,她总是仔细审查修改后,再让学生拿回去重做。 当时的校园,很少有人敢于质疑外国专家。但是钱瑗在负责中英合作培养英语教学研究生的项目时,却对英国专家的不合理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还列举了大量资料作为论据。 蕞终,她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赞赏,对方开始认真询问她关于这个计划的建议以及要求。 钱瑗不但教学非常认真,她还很爱自己的学生。每天下班回到家,哪怕已经很累了,但只要是自己的学生打来电话,她都会立马接电话,仔细聆听并认真解答,从不厌烦。 孩子们和她相处起来就像朋友一样,甚至有孩子说“如果我的妈妈像钱瑗老师一样,我就服她。” 时间久了,钱瑗在她的学生们心中,就留下了博学、温柔、充满智慧的深刻印象。 在教学工作中,钱瑗完全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学校对她的评价是“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 总之在工作上,钱瑗就像一只上紧了发条的闹钟。有一次,母亲心疼她,小心地问“可以偷一会懒吗?”她立刻回答“不能”! 过度的疲劳,终究是损伤了钱瑗的身体。1996年,她因为腰疼得坐不起来去了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不得不住院。 然而,在病床上,她依然没有放弃工作,坚持写课题、指导硕博学生。 1997年3月4日,钱瑗在安睡中离世,终年60岁。 为了纪念她,她曾经的学生张仁强捐资100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旨在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为教育做出贡献。

0 阅读:1

评论列表

真是惨不忍睹

真是惨不忍睹

2
2024-09-11 17:07

双手总是下垂,很乖的样子

摄影师彭东城

摄影师彭东城

1
2024-09-11 18:35

她一辈子没有结婚吗?

junedu

junedu

1
2024-09-11 17:22

一生没有超过父母。

小漫漫人物志

小漫漫人物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