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澳大利亚代表参加五一节观礼时,问了翻译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只喊毛主

云孜聊过去 2024-09-11 11:50:46

1952年,澳大利亚代表参加五一节观礼时,问了翻译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只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总理万岁?”随后,他带领自己的代表团喊了起来。 很多人听不懂英语,可周总理精通英语和法语,当即就看了过来。 那是1952年5月1日,新中国成立不久,对于一些节日都十分重视,因为只有国家带头大办,后续才会有让这些节日更加受到重视。 五一节日时,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了各国工会代表团,毛主席和周总理这些国家领导人也会参加,周总理还要接待各国的代表,尽展大国风度。 澳大利亚代表位比尔·加德纳,是澳大利亚煤矿工的代表,他不曾和周总理近距离谈话,却在一个新闻影视中,看到周总理因为日军屠杀而愤怒的眼神。 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着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决心,让位比尔深受震撼。 仅仅是一个几分钟的镜头,就让这位外国代表对周总理充满敬佩和崇拜,这是一个真正为群众着想的领导人,是一个伟大的人。 也正是看了关于中国抗日的影视,作为煤矿业的代表,位比尔还反对澳大利亚政府将生铁卖给日本,并不惜参加罢工让政府重视这件事。 当这场欢快的节日即将结束时,很多领导人上台谢幕。 中国群众看到毛主席时,全都欢呼起来,自发的喊着“毛主席万岁!”大家激动气氛也感染了位比尔,但是不太懂“万岁”的在中国的涵义,就问翻译齐锡玉:“为什么大家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总理万岁?” 齐锡玉没办法将这个“万岁”的真正含义完全让位比尔理解,就简单说了一下,他们国家中总理不是一把手,而是主席... 可位比尔却认为,齐锡玉才不理解周总理在自己心中的地位,那是让他对反抗产生勇气的人物,所以他更加崇拜周总理。 很快,各位领导人和一些人士一一握手,位比尔也终于和周总理见了面,双方进行握手问好。 见到周总理,位比尔激动的对他喊:“周总理万岁”。 周总理听到这句话,立马对一旁的齐锡玉挥手,让他不要翻译,将这件事的影响最小化。 毕竟,位比尔是外国人,不懂“万岁”在中国的只意思,幸好大部分人是不懂英语的,所以才没有引起其它骚动和问题。 但可以从这件事看出,周恩来总理在外国人心中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 他从事外交几十年,一直代表新中国正在众多国家之前展示大国形象,多次用自己的风度和学识解决外交上的难题,获得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尊敬。 因为建国初期,很多外国记者为难我国领导人,总是挑一些“特殊”话题去,想让我国领导人出丑或者尴尬,但周总理总是以巧妙的语言化解。 外界对于周恩来的印象,一向是讲话从容不迫,从不拍桌子、也不会打断别人讲话,但他越是从容,越是能代表他的自信。 参考信源:领导文萃2003-01-15——《“万岁”故事》

0 阅读:1624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