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宫廷史话#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前来欢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民众也

明明看过去 2024-09-08 20:41:10

#老照片·宫廷史话#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访问期间,前来欢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民众也超出了预期。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就是在伊丽莎白二世加冕那天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登山队员,他参加了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为女王举办的露天聚会,他说:“大多数人愿意让女王作为他们的国家元首,而不是一个不中用的总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3万名群众站在雨中倾听女王的致辞。昆士兰人泰德·思茅特告诉女王说自己已经104岁了,女王答道:“哦,我的母亲才101岁呢!”私下里她时常谈起玛格丽特公主,并每天打电话询问母亲的情况。3月3日星期日,她刚刚返回英国就到皇家小屋探望了母亲。

近一个月后,女王回到温莎城堡过复活节假期。年迈的伊丽莎白王后身体愈发衰弱,但她上一周头脑还很清醒,尚能给亲友们打电话,像吩咐遗嘱一样跟他们交谈。2002年3月30日复活节前的星期六,早上女王如往常一样出门骑马了,这时她得到照料母亲的医生们的消息,说老太太的大限将至。她连骑马服都没换就赶了过去。伊丽莎白王后正身穿晨衣坐在壁炉旁的椅子上。母女二人说了会儿话,伊丽莎白王后就闭口不言了。片刻之后,她就闭上眼睛陷入了昏迷,温莎大公园里皇家圣徒礼拜堂的牧师执起伊丽莎白王后的手开始祷告。女王回到温莎城堡换过衣服,又与玛格丽特公主的两个孩子林立子爵和萨拉•查托夫人一同赶回皇家小屋。伊丽莎白王后的外甥女兼女官玛格丽特•罗德斯夫人也在那里。玛格丽特•罗德斯就住在温莎大公园里,每天都雷打不动地过来看望她的姨妈。下午3点15分,伊丽莎白王后在睡梦中安然离世,享年101岁。她去世时,她的大女儿、两个外孙和外孙女、外甥女都陪在她的身旁,他们都哭了。当晚,布菜尔首相与伊丽莎白二世通过电话,他发现女王“悲伤但庄重”。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当时正在瑞士与两个儿子滑雪度假,他第二天就赶回了温莎吊唁他的外祖母—这位被他称作“人生的动力源泉”的人。

伊丽莎白王后代号为“泰桥”的葬礼按计划展开。按照传统,她的葬礼不能被称作“国葬”,因为只有在位的君王夫妇才有资格享受国葬待遇,而温斯顿•丘吉尔的国葬只是例外。伊丽莎白王后的葬礼是一个王室礼葬,但其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国葬。起初女王和顾问们担心公众会对为期9天的官方哀悼(其中包括3天的瞻仰遗体仪式)没什么热情,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担心,部分原因是他们看到在白金汉宫门外哀悼、在圣詹姆斯宫吊唁簿上签名的人不算很多,而一些亲共和的报纸的报道也让他们心怀担忧,比如《卫报》就在伊丽莎白王后去世的第二天刊发了一篇文章,其标题是《反响寥寥的诀别,显露民心的分裂》。

4月5日星期五,伊丽莎白王后的灵柩由炮车载着从圣詹姆斯宫前往议会大厦的威斯敏斯特宫,然后在那里停放3天以供人们吊唁。约25万人站在灵柩的行进路线上,有的地方竟然里里外外站了20排人,这个结果有力地反击了先前唱反调的那些人。覆盖在灵柩上的是伊丽莎白王后红、金、白、蓝四色王旗,上面饰有大家熟悉的纹章图案,还有她家族盾徽上的弓和人立的狮子。最上面放置了一个白色山茶花花环,花圈上有一张卡片,上写“爱的回忆——莉莉贝特”。花圈的前端是一个紫色天鹅绒垫子,垫子上摆放着伊丽莎白王后的加冕冠,加冕冠上镶嵌着的是大名鼎鼎的105克拉的“光之山”钻石。载着灵枢的炮车由皇家礼炮仪仗队的马匹拉着,走在后面的是1600名来自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海陆空三军代表,他们在军乐队低沉的乐曲以及军鼓的鼓声中缓步行进。紧跟在灵枢之后的是王室所有的男性成员,而安妮长公主首次破例与他们走在一起。安妮与她的哥哥查尔斯、弟弟安德鲁一样,都穿着海军军装。

在威斯敏斯特宫门口,女王与玛格丽特公主的女儿萨拉•查托夫人会合。抬棺人将伊丽莎白王后的灵枢放置在2.1米高的灵柩台上。50年前,她的丈夫乔治六世的灵柩也是在这里接受了民众吊唁。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了一个简短的祷告仪式,随后女王与菲利普亲王乘车返回白金汉宫。在回官的路上,女王朝路旁的群众挥手致意,脸上的悲伤一览无遗。他们的汽车离开议会广场进入白厅,先前默默哀悼的群众突然鼓起掌来,“林荫大道”上的群众亦是如此。“对她来说,这太感人了,”女王的一位亲戚说道,“她发现民众对母亲去世是很在乎的。”女王后来说,那一刻是她所经历的“最感动的时刻之一”。威斯敏斯特宫对外开放供民众前来吊唁,人们排的长队跨过泰晤士河,一直延伸到了河的南岸。3天过后,共有20多万人列队在灵柩台前走过,以向伊丽莎白王后致敬。这个结果远超先前的预料,王室官员不得不延长了吊唁时间。这件事再次证明了王室深受国民的爱戴。

伊丽莎白王后的葬礼安排在4月9日星期二。星期一晚上,女王坐在温莎堡的一扇窗户前做了一次电视讲话,以表达她对“深爱的母亲的”悼念。她的致辞时长仅2分15秒,但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情。她谈到了自己的丧亲之痛,对人们在她母亲去世后“所表现出的深深情意”表示了感谢。“你们无尽的悼念令我感动,”她希望母亲的葬礼应是“悲伤与感恩并存,不仅要向她这一生致敬,还要向她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致敬”。女王还向国民表示了感谢:“在我和家人承受着母亲的离去以及她身后留下的巨大空白时,是你们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同时,我还要衷心感谢你们在母亲在世时给予她的爱戴,以及在她去世后对她的敬意。”威尔士亲王查尔斯在海格洛夫庄园亦做了一次简短的电视致辞,他的致辞比女王的更加感情细腻,他列举了外祖母对他的好,说她是“世上最迷人的外祖母”…从她身上我学到太多,可让我受益一生…我们常常能笑到眼泪都流下来…哦,我怀念她的笑声、她久经世故的智慧以及她对生活的感悟。”

半个世纪以来,伊丽莎白二世一直都遵从母亲的吩咐和教导,但从此时起这个人再也没有了。她现在继承了母亲的角色,她的“辈分”升级了,变成了国家的“祖母”,女王一直崇拜爱慕着自己的母亲,对她深受爱戴的愉快、平易近人的仪态自叹不如。伊丽莎白二世一直以来也受到国民的爱戴,而从现在开始,大家把原先对伊丽莎白王后的爱一并放在了她的身上。7周的时间里妹妹和母亲的相继离世对时年7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来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这是个翻天覆地的转变。原先女王可以每天打电话谈心的两个人,现在都没有了。”双重丧亲之痛及其所带来的与公众关系的改变,在其后的岁月里会更加明显。而与此同时,伊丽莎白二世只有在国事操劳中寻求慰藉。

0 阅读:13
明明看过去

明明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