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3岁初潮,5/25-26天,量中,伴痛经,末次月经2024年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9-06 12:10:53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13岁初潮,5/25-26天,量中,伴痛经,末次月经2024年6月13日。患者2020年初开始出现痛经,尚能忍受。近1年疼痛加重,月经第1、2天疼痛剧烈,需口服止痛片,伴腰骶部坠胀感。2024-07-28我院妇产科三维彩超提示:子宫腺肌症(子宫形态饱满,宫体切面内径6.5cm*5.9cm*5.8cm,肌层光点增粗增强,分布不均),子宫多发性肌壁间肌瘤(肌壁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团,较大者位于左底后壁,大小为1.3cm*1.2cm,边界清晰,其周边可见条状血流信号显示)。后予以口服中成药物,未进行其他治疗,自诉痛经无明显缓解,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门诊再次就诊。 从患者的病史来看,13岁初潮,月经周期为5/25-26天,月经量中等,伴有痛经,提示其月经初期尚属正常。 然而,痛经在2023年初开始加重,尤其是近一年,患者的痛经剧烈,需要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这种变化提示可能存在器质性病变。2024年07月28日的三维彩超检查显示患者存在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多发性肌壁间肌瘤,进一步支持了这一推测。 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病变,常伴随痛经加重、月经量增多以及子宫增大。患者彩超提示子宫形态饱满,宫体内径较大,且肌层光点增粗分布不均,这些都是子宫腺肌症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子宫肌瘤尤其是肌壁间肌瘤的存在也会加剧痛经症状,虽然患者肌瘤较小(1.3cm),但它们仍然可能对月经周期和疼痛产生一定影响。子宫肌瘤与腺肌症的并存较为常见,但这也使得诊断和治疗更加复杂。 患者自述服用中成药后疼痛并未明显缓解,说明单纯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估,考虑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生育需求,可以选择保守性手术如子宫腺肌瘤剔除术,或者对于不再计划生育的患者,可以考虑子宫切除术。对于不愿手术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GnRH激动剂或安慰剂来缓解症状。 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隐藏在痛经背后的真凶 你有没有经历过那种每个月痛到无法忍受的痛经,甚至需要靠止痛药度日?也许,这不仅仅是普通的痛经,而是更深层的健康问题在作祟。 今天,我们来聊聊两个和痛经关系密切的“幕后黑手”——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是什么? 简单来说,子宫腺肌症就是子宫内膜“不安分”地侵入了子宫肌层。这种“入侵”导致子宫肌肉发炎、增厚,形成慢性疼痛。腺肌症的痛经通常表现为越来越严重,尤其在月经的前几天,疼痛可能变得无法忍受,甚至腰骶部都感到沉重胀痛。 它的发生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多与激素波动、子宫手术史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不幸的是,它多见于30-50岁之间的女性,尤其是那些有多次妊娠史的女性。 子宫肌瘤的秘密 与腺肌症不同,子宫肌瘤是子宫肌肉细胞的异常生长,形成了一个或多个肿块。别担心,大多数子宫肌瘤是良性的,不会发展成癌症。虽然它们不会直接引起癌变,但它们的存在确实可能导致痛经、月经异常和不孕。 有些女性的肌瘤可能非常小,甚至没什么症状。而像本文提到的患者,虽然肌瘤较小(仅1.3cm),但由于位于子宫壁内,仍会对痛经和其他症状产生影响。 如何对抗这些“痛经杀手”? 如果你怀疑自己有子宫腺肌症或肌瘤,别慌!现代医学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 药物治疗:对于那些疼痛较轻或不愿手术的女性,医生可能会建议你使用止痛药或激素药物来减轻症状。常见的激素疗法包括口服避孕药、GnRH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激素水平,减少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腺肌症可以通过子宫切除术来根治,而肌瘤则可以通过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 生活方式调整:减轻压力、保持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也有助于减轻症状。 最重要的是,记住痛经不一定是普通的生理现象,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月经疼痛逐渐加重或伴随其他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0 阅读:0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