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我实在受不了了,您放我走吧!”18岁的婢女淑华跪在年近70的齐白石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恳求道。 她缓缓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向齐白石,语气中满是绝望。 齐白石沉默不语,颇为无奈地看着跪在面前的少女。 他想起一年前,好友王瓒绪将这名年方18的淑华送到他府上,美其名曰让她在这儿学点本事,以后也好谋个生计。 齐白石本不想收,但一来不好拂了老友的面子,二来这姑娘生得清秀伶俐,他一时心软,便收下了。 自打淑华来了府上,齐白石待她甚好。平日里吩咐下人们不要为难她,上了年纪的老爷子,总爱护着这个小姑娘。 齐白石酷爱绘画,得了闲暇便在府中练笔作画,常常让淑华在旁磨墨侍奉。淑华勤快伶俐,颇得齐老先生的欢心。 府中的下人们私下议论,说老爷定是想纳这小婢女为妾。 消息传到齐白石发妻胡宝珠耳中,她哪里容得下府中有这等事。 她本就是齐白石前妻找来服侍老爷的通房丫头,侍奉多年好不容易得了正妻之位,岂能容一个小丫头来分宠。 胡宝珠心生一计,遂唤了几个心腹婢女,吩咐她们处处刁难淑华,给她脸色看。平 日里淑华洗衣做饭,这些婢女总故意挑刺,甚至变着法子责骂她、欺负她。 淑华自幼性格温婉,哪里禁得起这般折腾。一来二去,她实在忍无可忍,这才来求齐老爷放她离府。 说来惭愧,堂堂七尺男儿,在家中的事上,竟也自身难保。 齐白石叹了口气,虽是不舍,却也无可奈何。他缓缓点了点头,柔声道:"你要走,为师也不强留,只是往后的路,要多保重。" 淑华闻言,抽泣一声,磕了个头,颤巍巍地起身,向齐白石深深一拜:"多谢老爷恩德,婢女无以为报。只盼日后能有机会再侍奉老爷左右。" 说罢,她擦去泪水,默默退下,去收拾细软,准备告辞。 齐白石望着淑华离去的背影,不禁唏嘘不已。他虽德高望重,在画坛已是泰斗级的人物,却也逃不过"红颜祸水"四字。 但他心中明白,淑华的离去,与其说是她不堪欺凌,倒不如说是自己无能,竟护不住一个弱女子。 也罢,就让伊人远去,自己也该收收心,潜心作画才是正理。 淑华离开齐府不久,齐白石的长女齐菊如从老家湖南来到北京,探望年迈的父亲。 齐菊如是位性情爽朗、直来直去的女性,与父亲齐白石的关系十分亲厚。 她此番前来,一是为了看望父亲,二是为自己的儿子物色一门亲事。 谁知来到齐府后,齐菊如竟对不久前离去的淑华颇有好感。 她见淑华温婉贤淑、容貌秀丽,心中暗想,若能将这样的女子招为儿媳,实在是再好不过。 齐菊如将此事告知了继母胡宝珠,胡宝珠闻言大喜,连声称赞女儿有眼光。府中众人虽然不明就里,但也从胡宝珠脸上的喜色看出些端倪。 原来,胡宝珠虽为齐白石发妻,却也是从丫鬟做起,一步步熬成正室。 她深知齐白石的秉性,这老头子最是喜欢美貌少女,当年她也是凭着几分姿色,才得了齐白石的欢心。 如今淑华虽然离开齐府,但胡宝珠心中始终忌惮,唯恐哪天齐老头又把她给找回来。 如若淑华嫁到齐家的旁支,那就再好不过,既可除后患,又能与齐家结成姻亲,可谓一举两得。 淑华临行前,齐白石亲自送她到府门口,依依不舍地望着她远去的身影。 淑华心中虽有不舍,但想到从此再无人欺凌,倒也轻松了许多。 临别时,淑华鼓起勇气,向齐白石讨要一幅画作为纪念。齐白石心中一软,当即挥毫泼墨,几笔勾勒出一幅墨虾图,题诗一首相赠。淑华收画时,眼眶不禁又湿润了。 齐白石这一生,诸多风流韵事在画坛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 别人不知他的所作所为,他自己却心中有数。常有人说他"德不配位",一个泰斗级的大画家,竟是如此好色,实在有失身份。 但齐白石性情豪爽,却也不以为意。在他看来,人生在世,图的就是一个快活,何况自己老来得女,更是要紧紧抓住才好。 回想起来,齐白石一生坎坷。他出身寒微,年轻时为生计奔波,起早贪黑做些粗活。 直到中年才开始学画,但他凭着过人的悟性与努力,竟成了齐名于黄宾虹、吴昌硕的画坛巨匠。 如此传奇的经历,常人难以企及。但他一生最引以为豪的,却不是什么功名利禄,而是诗画笔墨间抒发的那份性情。正如他常对人说的:"作画贵在活泼灵动,不要拘泥于形似,要追求神似。" 如今回首往事,齐白石心中五味杂陈。 他望着淑华离去的方向,眼神中难掩怅然若失。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他虽是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大师,但面对生活的种种无奈,他也只能黯然神伤,长叹一声。 正如他曾在诗中所写:"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参考资料: 《三次为己寻“生圹”,齐白石最终安葬何处?》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老爷,我实在受不了了,您放我走吧!”18岁的婢女淑华跪在年近70的齐白石面前一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9-05 19:35:45
0
阅读:448
望世旱221
德不配位,老流氓一个,只是那时舔狗太多!
洋葱
图1是张大千吧……
王者荣耀 回复 09-05 20:02
两个人都是老流氓!!!畜牲!!!色中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