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果然收到实效。贾三近到贵州前,阮文中已向安国亨提出了五项和解条件,都是哪些条件呢? 责令安国亨献出拨置人犯;按照彝俗赔偿安信等人命;允许分地安置疏穷母子;削夺安国亨的宜慰使职衔,由其子安民接任;从重处罚,以惩其恶 起初,安国亨对此甚为疑虑,仍旧拥兵不出,拒不听理。然而当他得知朝廷派科官前来勘察真情时,于是便自出听理,承认仇杀本罪,并按照阮文中开具的五项和解条件 将汉、彝犯人王实、阿弟,吴琼等缚交官府处置,把疏穷、安智母子安插于卧这、织金等处,他自己也让出宜慰使职衔,由其子安民"权理公务”,最后输银四万一千两以抵本罪 但是,安智却坚执不从声言必须除掉安国亨,将地方官改土归流,才肯善罢甘休。阮文中通过调查,得知有人在背后教唆挑拨,于是对教唆人犯严加惩治 安智才伏命听从,并差造卫官押解安智、汉聪等五百余人,出省城赴卧这、织金等处安插。这样,贾三近未至贵州而安氏之乱便告平息。 阮文中上疏朝廷,奏请对诸犯人进行处置,隆庆帝批准了这一奏请(1(44隆庆五年十月辛丑)车此,在高拱的主持下,发生在贵州水西的安氏仇杀事件获得了圆满解决。 因此,他不仅提出改革的办法和措施,而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努力将其付诸实践。推行“惟贤是举”的官吏任免标准。打破凭出身资格用人,这是用人制度的重大改革。 广泛搜求寻觅人才,这是实现用人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行闻全国,选官不拘出身,所有人同等对待,对奇才异能者,并把荐举贤能作为考核官吏政绩的重要内容。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这是保障人才需求的重要手段。曰提出让初选人才先到基层锻炼,再根据需要及其本人的特点委以重任。四是因人授职,才尽其用,这是用人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 高拱采取的据实定策、以抚为主的靖彝方略,不仅减少了武力战争,和平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乱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对西南边阿的稳定及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里,高拱虽有自炫之意,但也确实反映出当时在西南边防沿线,开创了百年未见的相对安定的局面。对高拱的靖边功绩,明清至近现代的家和史学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万历三十年(1602)初,高拱夫人张氏曾两次上疏乞赐荫谥。三月,礼部在批文中肯定高拱,户部主事马之骏高度评价高拱的这一功绩马氏认为,高拱在西南取得的卓著功勋 即使是唐朝的李德裕和来朝的寇准也是望尘莫及的。在这里,冯氏充分肯定了高拱以抚为主、不轻用兵,和平解决贵州少数民族问题的重大意义。 在这里,孙、王二人对高拱边政功绩的评价,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在西南取得的靖边功绩。现代著名学者牟钟鉴教授对高拱取得的靖边功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事实证明,明廷长期不能平息,卫所军队无能是重要原因。调客兵只是临时救急的措施,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明军开始不敌主要是因为明军的战斗力很差,兵器装备较为落后。 到了抗倭战争后期,由于明廷大力加强了军队建设,划区防守和有层次的布防,使得沿海形成了有层次、有纵深的防御体系。加上装备技术的改善,城池的修筑和军队素质的提高 再加上在战争中锻练出来一批能干的文官武将,使得抗倭能力大大加强,为彻底消除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内的安定团结是抵御外敌人侵最有效的手段。嘉靖年间以后,明廷的文臣武将提出了巩固海防的谋略,就是以安定民心、民众安居乐业为根本,这既是对当时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在中国沿海侵略200年之久,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影响了沿海老百姓的生存,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军队内部、军民之间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经历近 10年的艰苦抗倭斗争,之患才逐渐平息。对待少数民族问题慎之叉慎。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的内乱事件,否则将酿成大祸。 综上,高拱边疆治理思想不仅有效缓解了明隆庆年间的边疆危机,而且对其继任者治理边疆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对明朝中后期边疆治理理论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边疆治理思想与实践值得借鉴和反思。 信息来源: 《高文襄公集序》
高拱针对当时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举措,果然收到实效。贾三近到贵州前,阮文中已向安国
瑛悦说事儿
2024-09-02 16:54:11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