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拍的《聊斋》,八十集的量,福建电视台出品。作为一家并不出名的地方台,当年

悦爱搞笑 2024-08-27 19:15:00

八十年代拍的《聊斋》,八十集的量,福建电视台出品。作为一家并不出名的地方台,当年能拍出这样的剧,很不简单。当年关键人物有三位:俞月亭、李栋、张刚。俞月亭是当时福建台台长,李栋是台里的一个编剧,张刚是南昌影视研究所负责人。

八十年代中期,首先是李栋很想把《聊斋》拍成电视剧,但台里没钱。那时地方台么就拍点上中下集的剧大家相互交换着播一下,电视剧当时没有很成熟的盈利模式。

然后俞月亭当了台长,同意了李栋的想法,没钱怎么办?接下来就是要找钱,找团队。李栋人脉广泛,能耐很大,到处联系,南昌的张刚作为第一个投资人进入,可以理解为天使投资人,投资20万,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张刚是国内最早一批民营独立制片人之一,他搞的阿满系列喜剧电影当时已经上映了好几部。

当时确定的模式也很新颖,就是把不同的系列承包给不同的团队来拍,大家可以同时进行,上影厂的团队承包了好几个,比如谢晋、李歇浦、达式彪、中叔皇、牛犇等等导演,以及很多演员和幕后团队都来自上影厂。其他导演像王扶林、陈家林也拍了不同系列。这个剧并没有设立“总导演”、“总编剧”,电视剧片头俞月亭署名监制,李栋剧本统筹,张刚艺术总监。

整个过程基本就是拍完几个系列就播,播出了就多多少少有广告收入了,再加上卖录像带,后来还卖了海外版权,收入投入到下面几个系列里,钱还不够那就到处拉赞助,总之就是边拍边播边赚钱或拉钱,再继续拍继续播。大概是1988年开始播,1990年播完。当时还有《聂小倩》《画皮》等系列还没拍,但因为俞月亭不再担任台长职务,后面就没再拍。而且当时俞月亭还计划下一步拍《三国演义》,新闻发布会都开了,但后面因为不再当台长,再加上央视也准备拍了,就不了了之。

俞月亭在回忆文章里还写到一个很神奇的事,就是当时承包拍摄各个系列的剧组,按照合同,他们是领一笔钱拍完就完事的,比如这个系列总共五集,给你这个组一共三十万,拍完你赚了亏了我就不管了。但最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几乎所有承包的剧组都把拍完剩余的资金退还了,多的几万,少的几百。

乔羽写的主题歌里面有一句“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很多人要求把“牛鬼蛇神”这个词改掉,但俞月亭坚持保留。播出后也没人说啥。

0 阅读:58
悦爱搞笑

悦爱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