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味精惹的祸?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食物 小李是一名刚刚成为新手妈妈的年轻女性。一天,她在社区群里看到有人分享了一篇文章,标题赫然写着“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味精惹的祸?”她心头一紧,想起平时做菜时总是加不少味精,顿时不安起来。她急忙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焦急地问:“妈,咱家平时是不是味精放太多了?会不会致癌啊?”母亲听后哈哈大笑,安慰她说:“别听那些谣言,真正该担心的不是味精,而是我们常吃的那些熏肉和腌制食品。” 作为一名医生,我经常接到类似小李这样的咨询,尤其是关于癌症的各种疑虑。味精致癌,这种说法在坊间传了很多年,不少人因此对味精避之不及,甚至将它列为“厨房毒药”。但实际上,味精本身并不会致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味精的成分说起。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氨基酸。你吃的很多食物,比如番茄、奶酪,甚至是母乳里,都含有天然的谷氨酸钠。它在食物中的作用是增强鲜味,让食物更加美味。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都曾对味精进行过安全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味精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正常食用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更不会致癌。 那为什么味精会背上这个“黑锅”呢?其实,这跟它的历史有关。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了所谓的“中餐馆综合症”,认为吃了含有大量味精的中餐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心跳加速等症状。后来研究发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跟味精有关,更多时候是因为吃了过量的食物或者心理作用。 那么,真正的健康隐患在哪里呢?其实,比起味精,生活中确实有一些食物是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的,它们才是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真凶”。 首先要提的就是腌制食品,比如咸菜、腊肉。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转化为亚硝胺,而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长期大量摄入腌制食品,确实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所以,虽然腊肉好吃,但也不能贪多哦。 其次是熏制食品。很多人喜欢熏肉、熏鱼,这类食品虽然风味独特,但在熏制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也是致癌物之一。尤其是那些熏得发黑的部分,更是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 还有一种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过烤的食品。比如烤串、烤鸡翅,表面烤得焦焦的,很多人觉得那是“精华”部分,但其实这些焦黑的部分里,含有不少苯并芘,这也是一种致癌物。所以,吃烤串的时候,尽量挑那些没有烤焦的部位吧。 此外,霉变的食物也是要特别小心的。比如发霉的花生、玉米,这些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这可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的。黄曲霉毒素对肝脏有很强的毒性,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肝癌。所以,一旦发现食物有霉变的迹象,千万不要心疼,直接丢掉。 最后,要提到的就是高盐饮食和高糖食品。高盐饮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因为高盐会损伤胃黏膜,而这种损伤可能让致癌物质更容易侵入。至于高糖食品,虽然糖本身不会直接致癌,但过多的糖摄入会导致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是很多癌症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包括乳腺癌、结肠癌等。 讲了这么多,可能大家心里会嘀咕,那到底应该怎么吃才能既享受美食又保证健康呢?其实,关键还是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加工食品和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烟不酒,适量运动,这些都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咱们在饮食上还是要注意一个“度”字。味精没问题,适量使用完全可以;但对于那些真有致癌风险的食物,还是要尽量少吃。希望通过今天的科普,能让大家对饮食健康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不再被那些误传的信息吓到。健康饮食,从了解真相开始。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中国癌症高发,都是味精惹的祸?提醒:真正致癌的是这6种食物 小李是一名刚刚成为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8-21 12:08:43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