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开南京西路的猎头公司办公室,朋友说她要打车去禾赛。
能在这个大环境下,还和大猎头公司保持亲密接触的企业,可能是少数业务还在高速发展的公司。
这让我正好想起早上看到的禾赛Q2财报。
分享几个看法:
1 根据财报披露,禾赛已经和国内外车企19家达成定点,车型涉及70+。考虑到能早定点的一般是有实力的大厂和新势力,每个车型平均年销量假设5万台,平均每台车起码1个激光雷达,那就是350万+的台数规模。
这是禾赛预计可能3年内能看到的台数。
而本季度Q2交付量是8万+,年化是30万+。
这里可以看到10倍的量增空间。
2 同时,在另一个赛道L4自动驾驶市场,禾赛与中国前五的 Robotaxi 公司都达成了独家远距激光雷达供应合作。
比如第六代百度阿波罗无人车,主激光雷达独家给了禾赛。单车搭载 4 颗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AT128,这是 ADAS 半固态激光雷达,首次在国内大规模上车。
这个细分市场规模不如私人乘用车市场。但有较高的技术前瞻性和单价,会帮助零部件供应商更早推出尖端产品。
没有少数的富有的客人,就没有米其林餐厅。
3 国际化的业务布局。
不光做国内企业生意,和四个国际品牌已经达成合作。
全球激光雷达车载市场份额最高。
建议这方面以后别发季报,考虑发周榜单:)
4 销量同比高增长,营收小增长,说明激光雷达单价在快速下滑。
但产品毛利率很健康,46.1%。
说明这个市场还在比较早期,没有完全成熟。
激光雷达方案的智能驾驶,如果要和纯视觉方案对抗,必须不断降低成本。
这两派的斗争是行业经典话题,目前两看两边都在扩大地盘,都在快速发展。
最终如果激光雷达派能做大,那么胜利机会应该是:成本差不多,体验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