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云南灵照寺,方丈释永修离世,僧众替他收拾遗物,竟在其中发现他的个人存款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8-18 22:19:33

2010年云南灵照寺,方丈释永修离世,僧众替他收拾遗物,竟在其中发现他的个人存款有474万!得知消息,方丈女儿要求必须立即继承遗产,为什么僧众却说这钱得归寺庙所有?闹到了法院后,判决结果难以置信! 2010年1月26日晚,大悲普度寺内,僧侣们早已入睡。 那夜,两名22岁的年轻人吴雄和瞿永涛步履匆匆地来到大悲普度寺。 两人走到释永修方丈的住处,轻轻敲了敲门,要求投宿。 释永修常年接待各种来寺庙求助或避难的香客。他并未对这两位年轻人的来意产生怀疑,热情地将他们引入屋内,并为他们准备了简单的住宿安排。 凌晨2时许,正当整个寺庙沉浸在安眠中时,吴雄和瞿永涛心中的邪恶念头逐渐发酵。他们早已打定主意,要对毫无防备的释永修下手。 趁着方丈熟睡之际,吴雄悄悄起身,拿起房间内的一张小板凳,悄无声息地走到释永修的床边。 毫无预警,吴雄猛地举起小板凳,朝着释永修的头部狠狠砸了下去。一击、两击……在短短的瞬间,释永修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惊醒,但他已无力反抗。 瞿永涛见状,立刻冲上前去,用双手紧紧掐住释永修的脖子,随后又用事先准备好的绳索将他的脖子死死勒住。 当他们确认释永修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后,吴雄和瞿永涛开始搜刮屋内的财物。 他们翻箱倒柜,最终找到5000元现金、一部银白色摩托罗拉手机以及一些其他随身物品。 两人匆匆收拾好战利品,趁着夜色,悄然逃离了寺庙。 当大悲普度寺的僧侣们发现方丈的遗体后,整个寺庙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警方迅速介入,展开了紧张的侦破工作。 通过现场的证据和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吴雄和瞿永涛的行踪,并在不久后成功将他们抓捕归案。 在释永修去世后,灵照寺的僧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他个人账户中竟有高达474万元的巨额存款。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其实,释永修方丈俗家姓辛,本名辛应恒。 在他女儿张译云才2岁的时候,他便开始跟随师父学佛,潜心修行。 待到张译云4岁那年,辛应恒正式出家,法名释永修,从此踏上了修行之路。 尽管释永修已经出家为僧,但他与女儿张译云之间的父女感情却从未断绝。 在那些年里,师徒二人经常通过书信往来,保持联络。 每逢佳节,释永修也会给女儿寄去一些小礼物,表达他作为父亲的牵挂之情。 僧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意外发现了存款,巨额的数字令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消息传到他女儿张译云耳中,张译云认为,作为释永修的亲生骨肉,理应继承父亲的遗产。 但灵照寺的僧众们却并不这么认为,按照佛门千百年来的"丛林规制",出家人在生前及死后,都由寺院负责照料。 僧人的遗产,理应归寺庙所有,这是佛门的惯例。 僧众们坚持,释永修方丈的遗产,必须用于寺庙的发展。 就这样,张译云与灵照寺的僧众,在方丈遗产的归属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僧众与亲属的争执,最终闹到了法院。在法庭上,灵照寺的僧人首先陈述了他们的理由。 原来,释永修方丈之所以会将寺庙的公款存入自己的私人账户,是有其无奈之处的。 作为一位从小出家的僧人,释永修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他不识字,无法胜任办理对公账户时所需填写的各项复杂表格。 此外,在1996年以前,由于种种体制机制上的限制,宗教场所是无法开设集体账户的。 因此,当时灵照寺的款项,只能以住持释永修个人的名义存入银行。 为了证明银行账户中的资金的确属于寺庙,灵照寺方面向法庭提交了一系列证据,证明这些钱款均来自信众的虔诚布施和捐赠,是为佛门事业发展而准备的资金。 僧众还出示了释永修生前与建筑公司签订的维修合同,合同明确显示,寺庙工程款项需要从这个账户中支付。 此外,寺庙目前也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最终,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做出了判决:释永修方丈名下的474万元遗产,并非其个人财产,而应归灵照寺所有。寺庙有权按照佛教寺院的传统,将这笔资金用于寺院建设和佛教事业发展。 张译云对法院的判决结果十分不满,但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她也无力再做申辩。 灵照寺僧众虽然赢得了官司,但他们脸上却看不出丝毫喜悦。 他们深知,身为佛门弟子,行善布施、减少执著,才是修行之路的根本。 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遗产纷争,他们更多的是感到无奈与悲哀。 参考资料: 《方丈遇害留百万遗产 子女寺院相争对簿公堂》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07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