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今年48岁,一个多月前因为急性心梗放了一个心脏支架,这出院也就一个多星期,

任向前养护说 2024-08-14 13:28:48

我老公今年48岁,一个多月前因为急性心梗放了一个心脏支架,这出院也就一个多星期,他觉得在家里无所事事,感觉身体也没什么不适症状,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执意去上班,这才刚到周末,他整个人看上去累瘫了,想问一下做完心脏支架多久后才好去上班啊?我觉得我老公这种行为很危险,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我都不知道咋办。 王明是一家中型企业的经理,今年48岁。一个多月前,他突然感到胸口剧痛,被紧急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立即为他安排了心脏支架手术。手术成功,医生叮嘱他出院后要好好休息,不能操劳。 出院后,王明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星期,觉得身体恢复得不错,便开始考虑回公司上班。尽管妻子再三劝阻,他仍执意要回到工作岗位。他一向是个工作狂,总觉得自己是公司的支柱,离不开他。 周一一早,王明就起了个大早,穿上西装,带着文件袋出门了。到了办公室,他受到了同事们的热烈欢迎,但他没怎么多说话,直接投入到工作中。王明觉得自己身体状况不错,虽然有时感到些许疲惫,但他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只是久未工作,体力需要恢复。 一周的工作并没有如他想象中那样顺利。周三,王明开始感到胸口隐隐作痛,但他不以为意,认为只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他坚持了下来,甚至加班处理了一些积压的事务。 到了周五,王明的状态明显不如前几天。他眼睛发黑,走路时感觉头重脚轻,整个人像被掏空了似的。公司里一些同事看到他脸色苍白,劝他早些回家休息,但他拒绝了,说还有几个重要会议要开。 那天傍晚,王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倒在沙发上。妻子见状,连忙给他倒水、做饭,但他吃了几口就没了胃口,脸色更加难看了。 晚上,王明突然感到胸口剧痛,痛得几乎无法呼吸。妻子吓坏了,连忙叫了救护车。救护车赶到时,王明已经冷汗淋漓,脸色发青。他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心脏再次出现问题。 在抢救室外,妻子心急如焚,责怪自己没有强行阻止他回去上班。几个小时后,医生走出抢救室,告诉妻子:“幸亏送来得及时,再晚一点,可能就回天乏术了。” 王明这次在医院里待了很久,医生严令他务必要听从医嘱,好好休息。这次,他再也不敢违背医嘱了。妻子也守在他身边,不再允许他随意决定回去工作。最终,王明意识到,自己的健康远比工作重要,再重要的工作也无法取代自己的生命。 在王明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康复过程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作为一名医生,我想借此机会对心脏支架手术后的康复问题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首先,心脏支架手术虽然能够有效恢复心脏的血流,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的心脏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心肌梗死的发生往往意味着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的病变,术后即使支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心脏仍处于脆弱状态,需要时间恢复和适应新的血流状态。 在手术后的前几周,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休养。这个时期是心脏逐渐适应新情况的关键阶段,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至关重要。过早恢复工作,尤其是像王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引发二次心梗或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一般来说,心脏支架手术后的恢复分为几个阶段。术后第一个月,患者应以休息为主,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但应避免任何剧烈运动或精神压力较大的活动。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6到8周内可以逐渐恢复工作,但这个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要根据个人体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来决定。 除了休息,术后患者还需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高糖食物,同时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新的冠状动脉阻塞。此外,定期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电图、血脂、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心脏病的康复不仅仅是一个生理上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理上的调整。患者和家属都需要认识到,健康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循序渐进地恢复,才能真正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确保长期的健康。王明的经历就是一个警醒,我们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0 阅读:1575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