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收到了一笔高达2000美元的汇款。当他看到汇

历史不陌生 2024-08-10 17:45:42

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收到了一笔高达2000美元的汇款。当他看到汇款地址写着“中国南京”时,声音哽咽地说:中国人没有忘记我…… 这位流浪汉名叫约翰·拉贝,原来他和中国有很深的渊源。 1908年,拉贝因工作而来到了中国,他先是在北京工作多年,而后又被德国西门子公司调到南京公司工作。 1937年,日军攻进南京后,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当时拉贝的家人都希望他尽快回国,以免卷入战乱中。 然而拉贝却拒绝了,他选择继续留在中国并为南京市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拉贝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地方,建立了安全区。 这个安全区,共拯救了25万南京市民的性命,毫不夸张地说,拉贝就是南京市民的大救星。 除此外,拉贝的住所也成为了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 拉贝的卧室、客房、院子等等,都收留了大量的难民,辣妹的这个举动也保护了600多位难民。 除了保护难民们的安全外,拉贝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筹集了大量的物资,保证让你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白天的时候拉贝为难民们奔走呼啸,晚上的时候,他则将自己见到的日军的所作所为都记录在了日记中。 这本《拉贝日记》,多年后也成为了揭露侵华日军罪行的重要证据之一。 拉贝的行为引起了日军的极大不满,于是他们不停地向德国施压,要求他们立即将拉贝调回国内。 1938年2月22日,奉西门子公司之命,拉贝不得不离开南京。 回国后的拉贝,依然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中国百姓,为了揭露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他连续举行5场演讲,向人民展示相关的证据。 同时拉贝还写信给希特勒,在信中他提交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遗憾的是这份报告并没有得以公开。 拉贝的种种行为也给自己惹来了巨大的麻烦,他甚至一度被带走,其日记和胶卷也曾被没收。 到了1945年,拉贝的情况开始变得很糟糕, 引一段极其特殊的经历,拉贝由公司高管变成了普通职工,这也导致他全家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中。 1948年,生活艰难的拉贝,仅能给孩子煮菜汤喝,全家一度陷入濒临饿死的地步。 消息传到南京后,为了感谢拉贝曾经的救命之恩,南京市民自愿募捐2000美元并通过相应渠道汇给了拉贝。 拿到这笔救命钱的拉贝,感动的泪流满面,他声音哽咽的说:中国人没有忘记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战乱之年,拉贝顶着风险营救南京市民,这份恩情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而当拉贝陷入困境时,南京市民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就是双向奔赴的美好。 如今南京市海味拉贝先生树立了雕像,他的后人也曾被邀请到南京游玩。 向拉贝先生致敬……

0 阅读:10
历史不陌生

历史不陌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