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案写到我是上海人,有几位纯种汗血搡嗨宁说我装上海人,依据是上海人对妻子的称呼是老婆,而不是我写的媳妇。然后用文字版的上海话暗戳戳的骂骂咧咧。我笑了。 我今年快60了,出生在上海南市区,家里条件不错,有一幢带院子的二层小楼,用抽水马桶(就是现在的坐便器),院子里种着一棵会开花的树,不过我还是喜欢邻居家的枇杷树,枇杷熟了,真的很好吃。 上海的生活条件要好一些,生活精致一些,在用粮票的年代,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一样,上海有半两的粮票,可以用来买一块奶油蛋糕。喜欢跟阿婆(奶奶,也是老年女人的泛称)去小菜场买菜,她会买黄鳝,回家烧给我吃,比现在本帮菜里浓油重酱的响油鳝糊好吃一万倍。上海人不吃大葱大蒜,卖小葱不用称,摆十来根香葱,两分钱,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是这么卖。喜欢上海的小吃,做得精致,小笼馒头、大排面都好吃。我最喜欢的是咖喱牛肉粉丝汤,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早餐的油墩子是我的最爱。 我在北京工作。北京人对上海人有偏见,吃饱喝好之后,有时会说上海人的笑话。说上海人在公交车上就爱吵架,吵了半个小时也不动手。说上海人坐24小时的火车到北京,一路上用好多工具吃一只螃蟹,吃完以后把螃蟹壳往回一摆,嘿,看着还是一只整螃蟹。 快退休了。昨天我们单位人力资源处处长让我确认我的个人信息,在籍贯那一栏,我看到了两个字:上海。我知道,这只是个地名,它不能让我的退休金多一分钱。 其实,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知书学写字,杜甫的诗《蜀相》】
昨天的文案写到我是上海人,有几位纯种汗血搡嗨宁说我装上海人,依据是上海人对妻子的
簪花知书人
2024-08-10 16:44:53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