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卷得这么狠,但2024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在欧洲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1.注册量在提升,但市场份额很少
截止6月底,中国品牌在欧洲24个市场共注册了约20万辆汽车,其中上汽(MG)注册量最大,大概12.9万辆(包括油车),排名总品牌榜第20名。20万辆的中国品牌汽车注册量相较欧洲总汽车注册量不足3%。
2.出海品牌多,但能打的品牌不多
MG、比亚迪和smart占据了中国品牌总注册量的80%,MG的注册量是比亚迪+smart的四倍,如果把吉利集团的所有品牌加在一起,吉利在欧洲占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的18%,排名第二。
其他品牌,如小鹏、蔚来、长城、极氪等,份额在0.1%-1.5%之间。
3.电车主要市场就那么几个
约60%-65%的中国电车集中注册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但这三个国家的纯电注册量都不及10%。
唯一超过10%的市场是挪威,但挪威平均一年只能卖18万辆车。
4.总体来说,纯电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注册量在下降
相比去年1月至5月,欧洲纯电车的注册量为15万1237辆,下降了11%,PHEV为7万5428辆,下降了7%,主要原因是这些新能源车的价格依旧让欧洲普通消费者负担不起。
5.“中国制造”名列前茅
卖的最好的仍是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这些车里面源自中国出口的车型,也被统计在“中国制造”中。沃尔沃EX30是销量第三好的,也是中国制造。
6.关税征收的影响在持续,但有应对措施
6月,中国汽车品牌创纪录地占据了欧洲电动车市场11%的份额。买家争相抢购,以抵御欧盟对进口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
欧洲对中国汽车品牌增收关税后,被增收最高38%关税的上汽集团车型的注册量不降反增,但40%是由经销商注册而非消费者注册。6月,上汽集团在欧洲的总销量约为1万3400辆,被增收17%关税的比亚迪销量约为4000辆,主要销售的是海豚和海豹车型。